在網上發現的另類作品。
啃完KFC肯德基(今天才第一次留意到,原來肯德基是此「基」非彼「雞」),啃到吮手指之後……
第一張竟然在明朝當武官的。灌籃那張一點也不比麥可.喬丹遜色。
其它的另類創作:我也畫過課本,只是沒那麼強
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哀歌
許多人都知道,心理影響生理,生理影響心理。
好多年前日本有人做過試驗,讓水聽美妙的音樂,有的則聽咒駡聲。然後再觀察水結晶,聽音樂的呈美麗的結晶狀,被咒駡的結晶扭曲,奇醜無比。
人體百分之七十由水份組成,所以水的好壞當然也影響人體。意念絕對主宰著一個人的健康和命運。我看過報導,說台灣賣食品的統一集團,在製造的礦泉水過程中,是有讓水聽大悲咒的。
前陣子從阿桑年僅三十四歳得乳癌去世,與朋友談起。他說滄桑的「桑」用在名字是屬於不太吉利的。
我則說他唱的歌太悲涼,如果過於投入,意念也會影響個人精神。阿桑的歌曲都很悲,像「寂寞在唱歌」之類的。所以觀察不少歌手藝人,唱的歌尤其淒慘者,很多都不太好的收場,是很可惜的。
像唱「遺憾」、「鐵窗」的新加坡女歌手許美靜,後來被說患了憂鬱症。浪子歌手王傑(早年也患過憂鬱症),現在好像也很潦倒,前陣子說他住在墳墓旁。唱「一生何求」的陳百強,結局也很讓人感到無奈。可是如果表演不投入,唱出來又沒有味道。
傳聞香港藝人「藍潔英」(被稱香港四大癲王之一)在拍了「大時代」後,整個人變了。朋友也說,張國榮後期好像也入戲太深,不能自拔,好像已經活得沒有自我。
梁朝偉在多年前的「真情指數」訪問說過,他二十年前演「鹿鼎記」的韋小寶,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抽身不得。好像以韋小寶的身份活在世間,真是我們所無法想像。
所以我覺得這種意念的影響力必然存在,要懂得改變歌路風格,只是公司可能因為市場的因素,才把歌手給定型。
我有一個朋友,很開朗的女生。許多年前她大學假期回馬來西亞休息時,無聊問我借書看。我搬了一堆任他選,當中包括女作家三毛的散文,結果她把很多書都借去,三毛的書當場退還給我。她說她不看太悲的書(當然三毛也有一些作品是較積極的),仔細觀察她的開朗,或許他做的選擇也是對的。
不過,我以前有個同事說,他只聽悲傷的歌,只有這種歌才能讓感動他。
至於我呢?有時聽聽「寂寞在唱歌」,有時聽聽「打雀英雄傳」,有時「馬不停蹄的憂傷」,有時「明天會更好」。好歌的種類還時很多的。
好多年前日本有人做過試驗,讓水聽美妙的音樂,有的則聽咒駡聲。然後再觀察水結晶,聽音樂的呈美麗的結晶狀,被咒駡的結晶扭曲,奇醜無比。
人體百分之七十由水份組成,所以水的好壞當然也影響人體。意念絕對主宰著一個人的健康和命運。我看過報導,說台灣賣食品的統一集團,在製造的礦泉水過程中,是有讓水聽大悲咒的。
前陣子從阿桑年僅三十四歳得乳癌去世,與朋友談起。他說滄桑的「桑」用在名字是屬於不太吉利的。
我則說他唱的歌太悲涼,如果過於投入,意念也會影響個人精神。阿桑的歌曲都很悲,像「寂寞在唱歌」之類的。所以觀察不少歌手藝人,唱的歌尤其淒慘者,很多都不太好的收場,是很可惜的。
像唱「遺憾」、「鐵窗」的新加坡女歌手許美靜,後來被說患了憂鬱症。浪子歌手王傑(早年也患過憂鬱症),現在好像也很潦倒,前陣子說他住在墳墓旁。唱「一生何求」的陳百強,結局也很讓人感到無奈。可是如果表演不投入,唱出來又沒有味道。
傳聞香港藝人「藍潔英」(被稱香港四大癲王之一)在拍了「大時代」後,整個人變了。朋友也說,張國榮後期好像也入戲太深,不能自拔,好像已經活得沒有自我。
梁朝偉在多年前的「真情指數」訪問說過,他二十年前演「鹿鼎記」的韋小寶,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抽身不得。好像以韋小寶的身份活在世間,真是我們所無法想像。
所以我覺得這種意念的影響力必然存在,要懂得改變歌路風格,只是公司可能因為市場的因素,才把歌手給定型。
我有一個朋友,很開朗的女生。許多年前她大學假期回馬來西亞休息時,無聊問我借書看。我搬了一堆任他選,當中包括女作家三毛的散文,結果她把很多書都借去,三毛的書當場退還給我。她說她不看太悲的書(當然三毛也有一些作品是較積極的),仔細觀察她的開朗,或許他做的選擇也是對的。
不過,我以前有個同事說,他只聽悲傷的歌,只有這種歌才能讓感動他。
至於我呢?有時聽聽「寂寞在唱歌」,有時聽聽「打雀英雄傳」,有時「馬不停蹄的憂傷」,有時「明天會更好」。好歌的種類還時很多的。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有心人做統計
發現一個現像,上班族孕婦的對白,會說:「我發現今年很多同事生小孩。」
算我耳朶伶俐吧!前陣子也聽到兩個孕婦的對白,去年生了小孩的人說:「去年我身邊很多人生小孩!」,今年要生子孩的孕婦說:「沒有喔!我覺得今年很多人生小孩,我很多同事也生。」
其實,沒有生小孩的人,根本也沒發覺有誰在生小孩。這都是自己身有體會,所以才特別留心。理論上被裁員的人,應該也會記得誰誰誰也在今年被抄魷魚,因為有相同的感受。所以說,這是有心人做統計,非常--沒有可靠性。
以前提過說,常被問上海是否美女很多,其實在城市地區,女生服飾打扮較講就,加上人口一多,美女人數自然多,看完一個美女遠處又來一個,目不睱接根本沒不其他凡人。但是,等我仔細留意一下外貎較平凡者。就會發現在上海,不是美女的也恆河少數。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閉幕時美女如雲,同高度同肥瘦同白皙同髮型同樣好看著,竟可以圍成一大圈。很多國家都有相同的美人,但數量上比就不能像中國那樣萬中選一。
話又說回頭,如果要中共選出醜女來,它一樣做得到。所以說,這種主觀性的統計,完全沒有可靠性。當然,他們也只是閒話家常而己。
算我耳朶伶俐吧!前陣子也聽到兩個孕婦的對白,去年生了小孩的人說:「去年我身邊很多人生小孩!」,今年要生子孩的孕婦說:「沒有喔!我覺得今年很多人生小孩,我很多同事也生。」
其實,沒有生小孩的人,根本也沒發覺有誰在生小孩。這都是自己身有體會,所以才特別留心。理論上被裁員的人,應該也會記得誰誰誰也在今年被抄魷魚,因為有相同的感受。所以說,這是有心人做統計,非常--沒有可靠性。
以前提過說,常被問上海是否美女很多,其實在城市地區,女生服飾打扮較講就,加上人口一多,美女人數自然多,看完一個美女遠處又來一個,目不睱接根本沒不其他凡人。但是,等我仔細留意一下外貎較平凡者。就會發現在上海,不是美女的也恆河少數。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閉幕時美女如雲,同高度同肥瘦同白皙同髮型同樣好看著,竟可以圍成一大圈。很多國家都有相同的美人,但數量上比就不能像中國那樣萬中選一。
話又說回頭,如果要中共選出醜女來,它一樣做得到。所以說,這種主觀性的統計,完全沒有可靠性。當然,他們也只是閒話家常而己。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辦公室流言蜚語
當辦公室人數一多,閒言閒語自然而然多起來,有的公司人數不多但流言的生産量卻不低。
有時聽了之後,你也驚訝那些流言還真創意無窮,有則殺傷力十足。
一般愛傳流言者,以我觀察,無非
最終,第2至第5類者,都成了第1類的工具而不自知。所以才有一句話:謠言止於智者。
有時聽了之後,你也驚訝那些流言還真創意無窮,有則殺傷力十足。
一般愛傳流言者,以我觀察,無非
- 心懷不滿。對人或對事或對公司的不滿
- 人云亦云
- 半信半疑,期望找人求證
- 情報中心,以示自己身份地位特殊。努力傳流言,別人向他求證時,同時供應更多新流言。
- 工作量過少。又不能讀金庸小說,facebook也更新得太頻密被人投訴
最終,第2至第5類者,都成了第1類的工具而不自知。所以才有一句話:謠言止於智者。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如何販賣台北-詹宏志
當行政院長游錫堃說要讓台灣的外來觀光客翻一倍的時候,許多評論者不禁針對觀光資源質問,我們究竟要賣人家什麼?
有很多文化界的朋友都抱怨台北很醜陋而沒有特色,這樣的批評當然也經常出現在專家與名人在媒體上的發言,特別當他們指出他們去過的美麗城市如巴黎、羅馬、京都、雪梨之類,我大部分時候也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台北(當然不只是台北)長期以來的規劃不善和管理不良,交出來低落的美學成績,的確應該自慚形穢,做為一個台灣的「入口城市」(Portal City),我們的確沒有什麼好賣給人家。但是,在這些自我批判與自我沮喪的同時,我有時候又會看到一些反逆的別種現象……。
在我認識的香港文化界朋友裡,不乏一群可以稱之為「哈台族」的人,他們通常是教育程度很高、文化品味比較挑剔的人,他們對台北別有一種特殊的欣賞與認同,常常利用週末或假日飛到台北,享受一兩天的台北生活,他們顯然見人所未見(包括我們也視而不見),究竟他們在我們不自覺的忽略中,看到了什麼?
他們當中有的人說,因為台北有諴品書店,那是一種香港難以擁有的文化空間奢華(真的,晚上到台北的誠品敦南店逛逛,你很難不聽到應答手機的廣東話飄過來);有的人則說,來看台北的小劇場,表演又多內容又勁爆,那是罕見的創造活力;有人說,台北有紫籐蘆的茶香,還有貓空喝茶的雅趣;也有人說,台北有熱鬧的夜市、有數不盡的各色小吃;或者乾脆說,來台北是為了吃一碗香港吃不到的牛肉麵;也有人來台北觀看如火如荼、歇斯底里的選舉(這幾乎現代台灣獨有的民主與香腸齊飛的「廟會」了);當然也有真正文化愛好者是每次都要造訪故宮博物院,或者虔誠前往朱銘美術館的;還有一些內行人是專程來台灣買電腦相關產品的,這幾乎和他們專程跑到日本秋葉原買電器是一樣的意思……。
台北「生活」有魅力
歸納起來,在這些香港朋友(其實「哈台族」不只有香港人,日本人也不乏這種族群,他們心目中,台北還是「侯孝賢的城市」)的眼中,台北構成一種魅力,是因為:
它是誠品的城市,或者買書的城市;它是小劇場的城市,或者前衛藝術勃發的城市;它是喝茶品茶的城市;它是小吃的城市;它是牛肉麵的城市;它是選舉的城市,當然也就是民主的城市(不要嫌它煩,別人想要這種麻煩還得不到呢);它是故宮的城市,文物的城市,擁有世界一級博物館的城市;它是買電腦的城市;
每一件都無比真實,因為,這的確是我們已經擁有的,而且自然而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些生活內容中,不知不覺構成了魅力。
也許像胡志強市長那樣,風塵僕僕前往美國為台中市「採買」古根漢現代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的努力是值得尊敬的,但盤點一下家中的寶貝,也許也是一條不應錯過的途徑,我們也許不知道我們已經擁有很多資產,只要稍微加以發展利用,吸引力就能夠大得不得了。
我們習以為常的攤販小吃,為什麼在他們心目中構成一種文化魅力?因為旅行的意義之一,就是一種替代的文化與替代的生活,每個人都在尋求另一種可能的生活。我記得我自己第一次去越南胡志明市的時候,就曾想盡辦法要坐到路邊牆角的攤販上,用怪腔怪調的越南話點東西,希望能吃一碗地道的Pho(越南麵),或喝一杯他們的正統咖啡;在那個充滿公園綠地,處處橙瓦黃牆的城市裡,我幾乎無視於它的貧窮髒亂,衷心感受到它的魅力。事實上,一樣的,我們最能吸引別人的,正是我們的生活本身。
如果台北是……
如果台北是「誠品的城市」,我們就應該珍惜這個意象,把它變成最豐富、最友善的買書城市;重慶南路曾經是令人流連的書街,台灣大學周邊也是,而已經飄零的牯嶺街舊書街,都是值得經營的地方(譬如街道景觀,或者創造節慶,舊書街如果沒有了,也許在七號公園辦一些舊書市集,也會是一種特色)。也許再編一本介紹台北各書店的地圖指南,熱情介紹它們的老闆以及選書的特色(別管它們有沒有那麼好,我們這麼看重它們,它們一定會變得很好)。台灣當然應該變成買中文書最大的聖地,如果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要阻止簡體字書的進口與流通呢?它最好也能成為很多英文書、日文書流通的地方,有一兩家像樣的英文書店和日文書店,應該是有條件的;在適當的經營下,有一兩家小小的書店賣法文書或少數語言的圖書,恐怕也是可行的。
如果台北是「故宮的城市」,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台北市反而不曾感覺到它的存在?它的特展為什麼只見媒體的抽象報導,而不是城市裡盛大的喜事和驕傲?從中正機場進台北市時,路上就應該充滿故宮的訊息和符號,遊客應該開始感到興奮,因為他們看到他們正逼近一個收藏舉世無雙的故宮博物院。進了台北市,他們會看到飄揚的布旗,會看到捷運裡的燈箱與海報,告訴人們故宮正展出某一件國寶或某一種特展,故宮,應該充斥在台北的空氣中。
如果台北是「牛肉麵的城市」,文化菁英們不要嫌它不雅馴。要知道,牛肉麵是純正的台灣發明(台灣的「四川牛肉麵」是四川所沒有的),它是1949年以後流亡的外省老兵對家鄉的懷念(四川味、山東味)、以及對富足的嚮往(大塊牛肉)所創造的,一碗麵中,有故事,有戲劇,有流離,有感情,它有一切可以販賣的元素。
如果這樣,我們為什麼不像日本建「拉麵博物館」那樣來建「牛肉麵博物館」?為什麼不票選最好吃的牛肉麵?為什麼不開牛肉麵學校?為什麼不辦嘉年華會式的牛肉麵節(北海道的旭川就有一個熱鬧的拉麵節,所有當地的拉麵名店都參加了)?如果牛肉麵是我們的文化資產,我們應該為它編牛肉麵地圖導覽,並且理直氣壯向全世界推廣自己說:"Taipei: the World Capital of Beef Noodle."(台北:世界的牛肉麵之都)。
仔細想想,我們有許多販賣台北(當然其他城市也一樣)的可能性呢?
有很多文化界的朋友都抱怨台北很醜陋而沒有特色,這樣的批評當然也經常出現在專家與名人在媒體上的發言,特別當他們指出他們去過的美麗城市如巴黎、羅馬、京都、雪梨之類,我大部分時候也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台北(當然不只是台北)長期以來的規劃不善和管理不良,交出來低落的美學成績,的確應該自慚形穢,做為一個台灣的「入口城市」(Portal City),我們的確沒有什麼好賣給人家。但是,在這些自我批判與自我沮喪的同時,我有時候又會看到一些反逆的別種現象……。
在我認識的香港文化界朋友裡,不乏一群可以稱之為「哈台族」的人,他們通常是教育程度很高、文化品味比較挑剔的人,他們對台北別有一種特殊的欣賞與認同,常常利用週末或假日飛到台北,享受一兩天的台北生活,他們顯然見人所未見(包括我們也視而不見),究竟他們在我們不自覺的忽略中,看到了什麼?
他們當中有的人說,因為台北有諴品書店,那是一種香港難以擁有的文化空間奢華(真的,晚上到台北的誠品敦南店逛逛,你很難不聽到應答手機的廣東話飄過來);有的人則說,來看台北的小劇場,表演又多內容又勁爆,那是罕見的創造活力;有人說,台北有紫籐蘆的茶香,還有貓空喝茶的雅趣;也有人說,台北有熱鬧的夜市、有數不盡的各色小吃;或者乾脆說,來台北是為了吃一碗香港吃不到的牛肉麵;也有人來台北觀看如火如荼、歇斯底里的選舉(這幾乎現代台灣獨有的民主與香腸齊飛的「廟會」了);當然也有真正文化愛好者是每次都要造訪故宮博物院,或者虔誠前往朱銘美術館的;還有一些內行人是專程來台灣買電腦相關產品的,這幾乎和他們專程跑到日本秋葉原買電器是一樣的意思……。
台北「生活」有魅力
歸納起來,在這些香港朋友(其實「哈台族」不只有香港人,日本人也不乏這種族群,他們心目中,台北還是「侯孝賢的城市」)的眼中,台北構成一種魅力,是因為:
它是誠品的城市,或者買書的城市;它是小劇場的城市,或者前衛藝術勃發的城市;它是喝茶品茶的城市;它是小吃的城市;它是牛肉麵的城市;它是選舉的城市,當然也就是民主的城市(不要嫌它煩,別人想要這種麻煩還得不到呢);它是故宮的城市,文物的城市,擁有世界一級博物館的城市;它是買電腦的城市;
每一件都無比真實,因為,這的確是我們已經擁有的,而且自然而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些生活內容中,不知不覺構成了魅力。
也許像胡志強市長那樣,風塵僕僕前往美國為台中市「採買」古根漢現代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的努力是值得尊敬的,但盤點一下家中的寶貝,也許也是一條不應錯過的途徑,我們也許不知道我們已經擁有很多資產,只要稍微加以發展利用,吸引力就能夠大得不得了。
我們習以為常的攤販小吃,為什麼在他們心目中構成一種文化魅力?因為旅行的意義之一,就是一種替代的文化與替代的生活,每個人都在尋求另一種可能的生活。我記得我自己第一次去越南胡志明市的時候,就曾想盡辦法要坐到路邊牆角的攤販上,用怪腔怪調的越南話點東西,希望能吃一碗地道的Pho(越南麵),或喝一杯他們的正統咖啡;在那個充滿公園綠地,處處橙瓦黃牆的城市裡,我幾乎無視於它的貧窮髒亂,衷心感受到它的魅力。事實上,一樣的,我們最能吸引別人的,正是我們的生活本身。
如果台北是……
如果台北是「誠品的城市」,我們就應該珍惜這個意象,把它變成最豐富、最友善的買書城市;重慶南路曾經是令人流連的書街,台灣大學周邊也是,而已經飄零的牯嶺街舊書街,都是值得經營的地方(譬如街道景觀,或者創造節慶,舊書街如果沒有了,也許在七號公園辦一些舊書市集,也會是一種特色)。也許再編一本介紹台北各書店的地圖指南,熱情介紹它們的老闆以及選書的特色(別管它們有沒有那麼好,我們這麼看重它們,它們一定會變得很好)。台灣當然應該變成買中文書最大的聖地,如果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要阻止簡體字書的進口與流通呢?它最好也能成為很多英文書、日文書流通的地方,有一兩家像樣的英文書店和日文書店,應該是有條件的;在適當的經營下,有一兩家小小的書店賣法文書或少數語言的圖書,恐怕也是可行的。
如果台北是「故宮的城市」,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台北市反而不曾感覺到它的存在?它的特展為什麼只見媒體的抽象報導,而不是城市裡盛大的喜事和驕傲?從中正機場進台北市時,路上就應該充滿故宮的訊息和符號,遊客應該開始感到興奮,因為他們看到他們正逼近一個收藏舉世無雙的故宮博物院。進了台北市,他們會看到飄揚的布旗,會看到捷運裡的燈箱與海報,告訴人們故宮正展出某一件國寶或某一種特展,故宮,應該充斥在台北的空氣中。
如果台北是「牛肉麵的城市」,文化菁英們不要嫌它不雅馴。要知道,牛肉麵是純正的台灣發明(台灣的「四川牛肉麵」是四川所沒有的),它是1949年以後流亡的外省老兵對家鄉的懷念(四川味、山東味)、以及對富足的嚮往(大塊牛肉)所創造的,一碗麵中,有故事,有戲劇,有流離,有感情,它有一切可以販賣的元素。
如果這樣,我們為什麼不像日本建「拉麵博物館」那樣來建「牛肉麵博物館」?為什麼不票選最好吃的牛肉麵?為什麼不開牛肉麵學校?為什麼不辦嘉年華會式的牛肉麵節(北海道的旭川就有一個熱鬧的拉麵節,所有當地的拉麵名店都參加了)?如果牛肉麵是我們的文化資產,我們應該為它編牛肉麵地圖導覽,並且理直氣壯向全世界推廣自己說:"Taipei: the World Capital of Beef Noodle."(台北:世界的牛肉麵之都)。
仔細想想,我們有許多販賣台北(當然其他城市也一樣)的可能性呢?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今天的流言,明日的小說
雍正是不是篡改康熙遺詔呢?雖然大家搬出了不同的證明和推斷,但是在民間大家看了二月河的小說,都把它當成事實。雍正也不可能鹹魚返生,站起來告訴大家來龍去脈。
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裡,紅花會的首領陳家洛與亁隆皇帝是親兄弟,民間傳說裡雍正第一胎生女的,為了換得帝位的更多籌碼,與江南陳家剛出生的男嬰對調。這個後來雍正死後的接班人,就是陳家洛的親兄弟。所以故事裡陳家洛就想去說服乾隆反清恢復漢人江山。
流言是真是假無人知,歷史專家當然也會發表文章,來告訴你他們的推斷。但是專家的文章,影響力遠遠比不上小說家,小說家出了小說,還被改編成漫畫、電玩、再翻拍成電視劇、電影。所以大家也就有了印像,是真是假再也不重要。
今有蒙古女人一案,兩個基本上被認為是毫不相干,動機全無的人,被判成了殺人犯。我家對面的隔壁,住了一個婦女。你是我的讀者,與他可以說毫不相干,你不可能來我家然後去找那女人打他兩巴掌。機率近乎於零,那兩個蒙古羔羊就是這種情況。冒死去拿C4炸藥來惡搞,閒著無聊嗎?他們是想知道炸藥有沒有過期失效,又剛好找不到?
馬來西亞的大部份公務員,即使有任務給他們,排隊排得長到快掉入馬六甲海峽,他們都要三催四請,還辦得拖泥帶水有氣無力。有哪個公務員會無故自告奮勇去搬炸藥炸人?兩隻羔羊不會去做公務員最擅長的事情--喝咖啡嗎?
阿旦杜雅的寃案,報紙刊登了一整年,外國報紙也加入報導,全國人民也認定了「人選」,但是判案結果竟然那麼的「不出所料」。身為矛頭目標,為了表清白,真的需要把很多不明的之處交代清楚,反正真金不怕紅爐火。例如出入境記錄何以被刪?或是沒有被刪等等。
要不然含含糊糊的事件發展,對矛頭目標非常不利,即使身家清白將來也必蒙不白之寃。今天身居高位,但總有下台的一天。假設萬一如果可能或許,將來有人把故事寫成小說,寫成經典被譯成中英文版在全球各地暢銷,到時假的都變成真的。那時候秃矛頭的子孫也辯不了。臭名留個千萬年,世世代代億億兆兆的人讀了又讀,誰叫小說寫得比金庸還精彩十倍。
既是清白之身,還是辯個清楚的好。要不然後代都難抬頭做人,像秦檜的後代連姓氏都要改掉,祖宗都不敢認。純屬個人善意提醒,別怪忠言逆耳。
*嗯!你想要比哈利波特的作者更有錢?!!!
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裡,紅花會的首領陳家洛與亁隆皇帝是親兄弟,民間傳說裡雍正第一胎生女的,為了換得帝位的更多籌碼,與江南陳家剛出生的男嬰對調。這個後來雍正死後的接班人,就是陳家洛的親兄弟。所以故事裡陳家洛就想去說服乾隆反清恢復漢人江山。
流言是真是假無人知,歷史專家當然也會發表文章,來告訴你他們的推斷。但是專家的文章,影響力遠遠比不上小說家,小說家出了小說,還被改編成漫畫、電玩、再翻拍成電視劇、電影。所以大家也就有了印像,是真是假再也不重要。
今有蒙古女人一案,兩個基本上被認為是毫不相干,動機全無的人,被判成了殺人犯。我家對面的隔壁,住了一個婦女。你是我的讀者,與他可以說毫不相干,你不可能來我家然後去找那女人打他兩巴掌。機率近乎於零,那兩個蒙古羔羊就是這種情況。冒死去拿C4炸藥來惡搞,閒著無聊嗎?他們是想知道炸藥有沒有過期失效,又剛好找不到?
馬來西亞的大部份公務員,即使有任務給他們,排隊排得長到快掉入馬六甲海峽,他們都要三催四請,還辦得拖泥帶水有氣無力。有哪個公務員會無故自告奮勇去搬炸藥炸人?兩隻羔羊不會去做公務員最擅長的事情--喝咖啡嗎?
阿旦杜雅的寃案,報紙刊登了一整年,外國報紙也加入報導,全國人民也認定了「人選」,但是判案結果竟然那麼的「不出所料」。身為矛頭目標,為了表清白,真的需要把很多不明的之處交代清楚,反正真金不怕紅爐火。例如出入境記錄何以被刪?或是沒有被刪等等。
要不然含含糊糊的事件發展,對矛頭目標非常不利,即使身家清白將來也必蒙不白之寃。今天身居高位,但總有下台的一天。假設萬一如果可能或許,將來有人把故事寫成小說,寫成經典被譯成中英文版在全球各地暢銷,到時假的都變成真的。那時候
既是清白之身,還是辯個清楚的好。要不然後代都難抬頭做人,像秦檜的後代連姓氏都要改掉,祖宗都不敢認。純屬個人善意提醒,別怪忠言逆耳。
*嗯!你想要比哈利波特的作者更有錢?!!!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邏輯
《大馬局內人》說納吉要三美大叔年中辭職,三美現在也沒甚麼要職在身,只有印度國大黨主席。
如果這是事實,那麼納吉先生也太過份了。不管以全國首相或國陣主席,哪有權力要成員黨的主席收山?你想想如果將來馬華再敗得不可收拾,納吉說老翁不行,要中場換人,行嗎?
國陣由十多個成員黨組成,各自代表著自己的群眾勢力。而且「理論」上大家都有平等當首相的機會,那怎麼可以因為自己當了總代表,就叫別人辭職呢?別人的黨總是別人的事務,你怎有這個權力呢?而且道理何在?
雖然我們也不爽三美大叔久矣,但他有雄心壯志想要死在任上,又通過合法程序贏來黨主席,這你也沒話可說啊!
當馬華、民政看到三美大叔如此,心中雖竊喜但從邏輯上思考,那也是人家家事。
馬華民政分得更多豬肉片,三美想要退出內閣脅逼納吉。在馬華、民政看在眼裡,自己有豬肉多了,也不管他人瓦上霜。六國被秦國所滅,就是被各個擊破,將來民政PPP化,馬華也不會相助一二。
就這樣,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到了那時(秦朝統一天下),大家再談多元種族政黨吧!那麼可以看出,現在各個政黨的改革其實義意不大的,你改得面目全非,巫統不改,死的時候也是把其它成員黨拖下水。
但說坦白,三美也不大瞭解自己的市值。去年出街拜票被人丢拖鞋,他應該也瞭解自己的行情了。有時也真不明白,這種黨到底存在的意義是甚麼?只為了破世界記錄嗎?如果是的話那確實還有一丁點意義。
事情有時不難明白,難的是自我的檢討與反省。
當人家說「遇到印度人與蛇,你會先打誰?」這種問題時,大家都大發雷霆,「為甚麼歧視我!」,「為甚麼污辱我」。但沒人會去想,為甚麼這問題裡的人不是其他人?
當人家說華人都愛賭博,你會大發雷霆嗎?如果你不是賭徒,你會認為那是刻版印像。如果你也承認華人好賭,但你不是他們一夥的,你必也不會觸動神經線。
你要細想,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或說法。仔細想想,空穴來風,必有原因。
前一場的補選,已看得出來。反覆之人的面目,清清楚楚擺在眼前。沒得上陣就拉隊走人,這種人其實早走早好,不走將來必惹更大的禍端。(奈何需要票數只好權宜)
更好笑者,興權會不滿被政府的對待,被內安法令扣留。最近新首相上台放幾人(仍扣幾人,此最一般離間作用),家屬開心謝新首相是必然的,那是天倫之樂。但組織本身竟然瘋了,說只要再放其餘幾人就為國陣助選。這是甚麼邏輯?那麼當初的目標是甚麼?忘了。
老師在黑板上手快寫了個錯別字,你指正他,老師心中不爽,就想鞭你。你說:「老師,只要你不要鞭我,我就說你的字是對的」。
後來,興權會又說不會為國陣助選。
生活上的許多諺語、成語,都有它的出處和典故,不會全都是無中生有。當別人說你一兩句時,你先別生氣,別開口閉口說「污辱」、「歧視」。靜一靜、想一想,必有所獲。
如果這是事實,那麼納吉先生也太過份了。不管以全國首相或國陣主席,哪有權力要成員黨的主席收山?你想想如果將來馬華再敗得不可收拾,納吉說老翁不行,要中場換人,行嗎?
國陣由十多個成員黨組成,各自代表著自己的群眾勢力。而且「理論」上大家都有平等當首相的機會,那怎麼可以因為自己當了總代表,就叫別人辭職呢?別人的黨總是別人的事務,你怎有這個權力呢?而且道理何在?
雖然我們也不爽三美大叔久矣,但他有雄心壯志想要死在任上,又通過合法程序贏來黨主席,這你也沒話可說啊!
當馬華、民政看到三美大叔如此,心中雖竊喜但從邏輯上思考,那也是人家家事。
馬華民政分得更多豬肉片,三美想要退出內閣脅逼納吉。在馬華、民政看在眼裡,自己有豬肉多了,也不管他人瓦上霜。六國被秦國所滅,就是被各個擊破,將來民政PPP化,馬華也不會相助一二。
就這樣,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到了那時(秦朝統一天下),大家再談多元種族政黨吧!那麼可以看出,現在各個政黨的改革其實義意不大的,你改得面目全非,巫統不改,死的時候也是把其它成員黨拖下水。
但說坦白,三美也不大瞭解自己的市值。去年出街拜票被人丢拖鞋,他應該也瞭解自己的行情了。有時也真不明白,這種黨到底存在的意義是甚麼?只為了破世界記錄嗎?如果是的話那確實還有一丁點意義。
事情有時不難明白,難的是自我的檢討與反省。
當人家說「遇到印度人與蛇,你會先打誰?」這種問題時,大家都大發雷霆,「為甚麼歧視我!」,「為甚麼污辱我」。但沒人會去想,為甚麼這問題裡的人不是其他人?
當人家說華人都愛賭博,你會大發雷霆嗎?如果你不是賭徒,你會認為那是刻版印像。如果你也承認華人好賭,但你不是他們一夥的,你必也不會觸動神經線。
你要細想,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或說法。仔細想想,空穴來風,必有原因。
前一場的補選,已看得出來。反覆之人的面目,清清楚楚擺在眼前。沒得上陣就拉隊走人,這種人其實早走早好,不走將來必惹更大的禍端。(奈何需要票數只好權宜)
更好笑者,興權會不滿被政府的對待,被內安法令扣留。最近新首相上台放幾人(仍扣幾人,此最一般離間作用),家屬開心謝新首相是必然的,那是天倫之樂。但組織本身竟然瘋了,說只要再放其餘幾人就為國陣助選。這是甚麼邏輯?那麼當初的目標是甚麼?忘了。
老師在黑板上手快寫了個錯別字,你指正他,老師心中不爽,就想鞭你。你說:「老師,只要你不要鞭我,我就說你的字是對的」。
後來,興權會又說不會為國陣助選。
生活上的許多諺語、成語,都有它的出處和典故,不會全都是無中生有。當別人說你一兩句時,你先別生氣,別開口閉口說「污辱」、「歧視」。靜一靜、想一想,必有所獲。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中國,你向何處去?[轉載]
網路見到的文章,值得一讀,忘了出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波瀾壯闊的世界大舞台上,上演著王權的興衰、大國的崛起。看似繚亂無序,其實都有內在的規律。歷史中的每個主角,大到我主耶穌、釋迦牟尼,小到華盛頓總統、凱撒大帝,其思想和行為都離不開環境的影響、文化的沉積。如果除掉他們頭上那些神秘的光環,走下神壇,他們也是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之人,都有七情六慾,也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和過失。不管他們是否是由開導民智成為先知、藉父兄之資守成為主或躋身於仕途之路成為權臣,他們只是幸運地和時代的那一刻的際會相逢,而且明智地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終於成就了輝煌的業績。
一位英國哲學家說過:「歷史使人明智。」歷史成承載著人類高超智慧和精神財富,包蘊著發人深思的哲理。只有瞭解歷史,才能感受歷史的啟迪;才能震碎一切混沌的蒙昧、喚醒一切沉睡的靈魂;才能深刻地理解現實;才能敢於挑戰未知;才能將人類最優秀的文化和精神延續。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從中國文化的環境中熏陶出來的,所以當我們沉迷於中華文明那金碧輝煌的千年古殿時,不由得夢迴「秦時明月漢時關」那種桃源仙境,感慨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但當我們猛醒後放眼世界之際,不由得驚歎一個個優秀的民族創造出嶄新的現代文明和人間奇跡,不由得痛心於國人那令人費解的故步自封和不思進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撫今追昔,解讀先進工業國家崛起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溯根尋源,分析民族千年輝煌與悲劇。筆者這裡談幾點粗淺的感受和認識,權作是拋磚引玉。
中國國家的雛形起源於秦朝。一個曾經最弱小、落後的秦國通過「變法」而變得強大,這與儒家沒有一點點關係。促成秦國變法的是一個沒有什麼名氣的商鞅,他原本沒有什麼堅定的政治信念,正是雄心勃勃地想要成就霸業的秦孝公逼他走向了「變法」之路。秦國處於落後的邊遠地區,相對來說也就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秦朝苦役太重。當陳勝擔心受到懲罰而挑起竹竿造反時,竟然有成千上萬人的為逃避勞役、兵役的人們紛紛響應,這就是所謂的「揭竿而起「。不過從事情的另一方面來看,陳勝也並非是個省油的燈,更不要說「代表著」什麼先進階級。他當雇農時就有「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豪言壯語,舉事時他喊的口號更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矛頭直指統治階級核心。用今天的觀點來說,陳勝就是「對社會存在嚴重不滿,反政府的野心昭然若揭。」至於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那就更不像話了,據《史記》載,秦始皇巡遊天下時,劉邦和項羽都親眼目睹了天下第一帝的堂堂威儀,劉邦感歎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其眼饞和口水千載之下猶可想見,項羽則更是露骨,竟言道:「彼可取而代也。」可見當時的社會現狀:道德徹底崩潰,社會弱肉強食,人人無法無天。在這種情況下,自私自利天經地義,狂妄自大理所當然,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揭竿而起」。
漢高祖劉邦以一介布衣手提三尺劍開創了漢朝的基業,親眼目睹了起義軍顛覆秦朝的強大力量和浮躁不安的社會現狀。所以他借鑒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廢除了秦朝的苛政,採用黃老的清靜無為的愚民政策,分封諸侯來籠絡人心。今天很多人批評劉邦倒行逆施、走回頭路,實際上是對當時的情況缺乏瞭解。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後,中國的國力已達巔峰。15歲的漢武帝繼位後,他利用儒學敦化民風,同時採用法術、刑名鞏固政府的權威,即是所謂的「表儒裡法」。公元前133 年,漢武帝在御前主持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是否需要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的大辯論,會中他作出一項歷史上罕見的戰略決策:主動進攻。他派張騫出使西域展開結盟外交,重用名將霍去病、衛青、李廣等不斷攻擊河西走廊地區,將遊牧民族從中間一「劈」為二。此次戰爭可以說是 耗費錢糧億計,人口損失50%,最後迫使匈奴歸順,令中國在國際舞台首次崛起。
公元前28年,北匈奴殺中國使節反叛,副校尉陳湯率領漢軍對北匈奴發起攻擊。戰後,陳湯對皇帝說:「胡兵五個才能當一個漢兵。」可以想見當年的漢人是多麼壯勇!他不顧朝廷和談的意向,私自發兵揮征討,揮斬北匈奴首領郅支單于,竟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整個西域聞之震驚。
戰敗後的北匈奴在漢軍的追趕下經過了數次西遷,終於暫時居住在頓河草原一帶。公元374年,在匈奴人排山倒海般的打擊下,東哥特人、西哥特人和在森林裡以打獵為生的日耳曼人紛紛向西逃竄,到羅馬帝國境內尋求庇護,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也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東羅馬帝國皇帝被迫與匈奴人簽訂和約,除了馬上向匈奴支付賠款6000磅黃金,年貢也由700磅黃金漲到2100磅。公元451年、452年,匈奴首領阿提拉由於西羅馬皇帝不肯將自己的女兒獻給他而把西羅馬所有的城市都給摧毀。453年夏天,阿提拉暴病而亡。他的兒子們為爭奪王位打起了內戰,15年後匈奴帝國滅亡,從此在歷史上消失(有人猜測匈牙利和奧地利人有匈奴人的血統)。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可憐的歐洲進入了長達12個世紀的「黑暗的中世紀」。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其疆域之廣大、國力之強盛、文化之燦爛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直到今日,世界各國依然習慣稱我們為「唐人」,所住的社區為「唐人街」,可見唐朝在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朝的繁榮也與初期的政治開明和文化包容都有很大的關係。唐初有個馬周,不識抬舉。偶然的機會被唐太宗選去做官,但為官十幾年給皇帝上的奏折大都是數落皇帝的不是。其中一句為「臣聞天下者以人為本」,今天我們所講的「以人為本」就是從這裡來的。但唐太宗也沒有責怪他,後來馬周生病,唐太宗親自為其熬藥治病。唐朝道教、佛教盛行,景教、伊斯蘭教也不排斥。鼓勵個性,甚至模仿「胡人」的衣食住行都成為一種時髦。如果不是這樣,像李白這樣的狂妄詩人如何行世就是個問題。
唐朝的衰敗源於唐玄宗。玄宗年輕的時候還是很有作為,快到6旬時得到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楊貴妃。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簡直就是個「肥妞」。就是那麼個胖女人,在當時的人的眼裡竟然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靠!這女人簡直就沒有什麼腦子,總被別人利用。由於她喜歡「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胡人安祿山,結果讓玄宗犯混,把全國1/3的兵力交給安祿山掌管。結果安祿山起兵造反,唐朝的京城被毀、被搶,也失去了西北的軍馬場,還要按照苛刻的條件和幫忙平叛的穆斯林作不平等交易,所以唐朝也就休矣。
有人說:「成功的男人背後有個女人」,我看失敗的男人背後也是因為有個女人!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航海業、造船業都是世界第一。宋、金兩國的GDP占世界的70%,自古到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富裕到這個份上。宋朝擁有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當時全世界有 5個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全部都在宋朝,那時的巴黎和倫敦按照中國的標準只是一個小鎮。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風奢靡時說:現在的農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絲製的鞋子。難怪有的西方學者說當時一位歐洲君主的生活水平還比不上東京汴梁一個看城門的士兵。
宋王朝花錢買和平,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抱殘守缺的戰略思想,一直沿用至今。思想上不但「獨尊儒術」,而且用人政策上「重文輕武」。代表儒家思想的先哲孔子,其實是個官迷。他人生目的就是:讀書、當官、為統治者服務,哪怕是幫助人家辦喪事他也願意。50歲當了司法部長後毫無建樹,其眾多學生中也沒見誰有什麼出息,說什麼「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我看也就是誤人子弟。宋朝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將領們永遠沒有軍權,臣民們永遠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漢唐以來的尚武風氣,中國軍人那種敢於將敵人打入地獄的英雄氣概和如獅博兔的征戰能力,從此消失。人民便不再把保家衛國、從軍殺敵,邊關立功、萬里封侯作為人生價值的體現;國家精英們整日在搖頭晃腦中子曰詩雲,在風花雪月中淺斟低唱、無病呻吟;吟詩作畫、賣弄風騷竟然成了士大夫們進身及第的資本,就連只會踢球的高俅竟也能官至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就連還算有點骨氣的主戰派李壁,當聽說高宗讓他出使金國時竟嚇得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尿了一褲子,史稱「屁滾尿流」。
宋朝的開國皇帝就是個膿包,他有「杯酒釋兵權」,民間就有「武大郎開店」。就是這個「杯酒釋兵權」,激起了夏國公李元昊的反叛,宋朝失去了西北的軍馬場,軍事實力一落千丈。華夏漢唐時期激越高亢的民族精神,撼動山河氣勢在宋朝卻變成了逢戰即敗,處處挨打的窩囊廢。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諸如「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類的諷刺詩句大把的有。尤其是崖山一戰,宋軍兵力20萬,元軍只有2萬,最後宋軍十餘萬具屍體浮海,600人隨幼皇帝趙昺(時年八歲)投海自盡,整個就是「文明中斷」。更丟人的是,金朝為加強皇權仿宋朝政治體制進行了所謂的「改革」,致使國家失去往日的強悍。結果被後來弱小的遊牧民族蒙古族消滅,在最後短短28年間人口損失近90%!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突厥人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領他的大軍攻下了傳承千年的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巴列奧略英勇戰死,東羅馬帝國宣告滅亡。君士坦丁堡被易名為伊斯坦布爾;索非亞大教堂被改為了清真寺。然而更重要的是,從此歐、亞、非三大區域的商業大動脈從此被伊斯蘭文明牢牢掌握。為此,整個歐洲都在戰慄、在懺悔。突厥原住於阿爾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後裔,後被唐帝國所滅。一部分逃脫後西遷,在中亞建立塞爾柱突厥王朝及奧斯曼突厥王朝,皈依伊斯蘭。
就在穆罕默德二世和他的勇士們,甚至整個伊斯蘭世界沉浸於慶祝安拉賜予他們的勝利的歡呼聲中,歐洲人開始痛苦地反思自己,大量的伊斯蘭書籍被翻譯,出現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藝復興運動。這個發源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整體出現了對傳統的「群體本位」的封建神學文化的大批判和思想領域的大逆反。恩格斯認為,具有近代啟蒙性質的文藝復興運動,不僅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而且為西方乃至整個人類的文明發展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文藝復興運動大力倡導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時,帶有赤裸裸的縱慾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烙印。
被教廷壓抑了1000年的歐洲,思想進入大爆炸的時代:哥白尼提出了與教會主張的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不同的日心說體系。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宣稱:宇宙在空間與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太陽只是太陽系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用阿拉伯人占卜用的玻璃球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證實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學說。被教會禁止的《馬克·波羅遊記》也在到處流傳。 君士坦丁堡陷落39年後,即 1492年,哥倫布受《馬克·波羅遊記》的影響而陰差陽錯地發現美洲新大陸。1519年(君士坦丁堡陷落66年後)麥哲倫完成了首次的環球航行。至此,西班牙人開始進行殖民和開採金銀。開採大量金銀並運往歐洲的後果是迅速拉動了經濟的增長,繁榮了市場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並最終導致了資本主義的興起。終於在1571年,歐洲的聯合艦隊在勒班多海戰中大破奧斯曼土耳其艦隊。
中國的落後是從明朝開始。原本火炮和槍都是發明在幾百年前的宋朝,300年後才傳入歐洲。由於擔心這種厲害的火器會威脅其統治,公元1380年朱元璋要求各地不得擅自製造火器,違者重處。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赤貧的皇帝,他習慣於那種「雞犬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農經濟,使明朝在政治、經濟等方面來了一個全面的大倒退。他認為宋朝的滅亡源於經商,所以要「重農抑商」,實行海禁。他讓軍隊自耕自食,和宋朝軍隊經商其實沒什麼兩樣。明太祖很得意,說他是養百萬兵而不用花國家一分錢,但結果只是養活了百萬名農民而已。
比較以前侵犯文明區的遊牧民族,中國的滿族是最弱小的,本不該成什麼氣候。當時科技的進步、火器的發展使遊牧民族不再具有軍事上的優勢。文明區在世界範圍內展開全面的對遊牧民族的戰略大反擊,葡萄牙和西班牙把大半個美洲變成自己的殖民地;荷蘭作為「海上馬車伕」橫絕四海以至於到了中國;英國和法國人移居北美,英國開始把軟弱的印度文明變成英國王冠上的明珠。俄羅斯也從深林裡走出來,幾百人一夥,幾十人一組,沒有糧食,沒有地圖,沒有嚮導,沒有道路,有的只是戰鬥!就這樣,他們佔據了歐亞大陸1/3的土地。
講到西方文明的崛起,就不得不提一下英國。當今世界所有190個國家中的大多數的領土邊界、甚至包括國家的形成都與這個島國有關。英國人通過他們的帝國傳播他們的制度、文化、語言和價值觀,當今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無一不可以視為英國的過去或現在的翻版。大國的崛起就是擴張,大英帝國就是世界的榜樣!它在1301年吞併威爾士,1649用武力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1620年「五月花」號駛離英國的普利茅斯港,拉開了殖民的序幕。1527年英國亨利八世國王要求離婚,結果遭教皇拒絕,由此觸發同羅馬教廷的公開衝突。這亨利也是血性之人,乾脆廢了舊教,他沒收教會財產、土地投入市場拍賣。在此混亂之際,英國政治寬鬆、文化發達。馬基雅弗利的《君王論》開始大量流傳。在英國本土,哈靈頓的《海洋國家》和霍布斯的《巨靈》都奠定了一場新革命的思想基礎。由於荷蘭首先建立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它的城市化率是英國的五倍。所以英國人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來當他們的國王,通過「光榮革命」完成了歷史性的資產階級革命。
資本主義在一個國家展開時,人文因素勢必經過一段劇烈的變化,也就是「思想啟蒙運動」,然後過去農業社會管制的方式才能代以新型商業管制的方式。工業革命所帶來的三種政治產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莫不如此。中國社會主義也同樣經過「五四運動」和「文化大革命」兩次「思想啟蒙運動」,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以筆者在資本主義的中心學習、生活超過10年的切身體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都是不同的價值觀的體現,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民眾的認同來採用,沒有必要厚此薄彼。
在這場世界性的革命大潮中,其他文明國家也步英國之後塵隨之而崛起,只有兩個大國成為被文明遺忘的角落。一個是清朝的中國,另一個就是奧斯曼帝國。很多人一提起滿清王朝就嗤之以鼻,說它是腐敗無能的代名詞,其實真是冤枉!明朝時,西方傳教士把土豆、蕃薯、番茄、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中國,明朝統治者卻根本不關心這件事,沒有普及。而明朝的衰弱恰好正是糧食欠收所致,可見漢族的政治和統治早已到了藥不可救的地步。清朝才開始大面積種植這些作物,才將中國人口從五千萬左右提高到道光皇帝時期的三億。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像清朝那樣產生一系列兢兢業業、勤儉持家、體恤民情、甚至「有所作為」的「明君」。清朝是至今為止的中國歷史上有效地管理和統治國土面積最大的時期,它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清朝前幾個皇帝無可挑剔,只是到了慈禧和溥儀,國家才徹底崩潰。前者是一個超過更年期的老太太,後者退位時才年方5歲,要是套用用中國文人的那套庸俗的說辭「荒淫無恥」,是不是有點不太符合科學規律?
1793年,英國派英王的表兄弟、前任駐俄大使馬戛爾尼勳爵來華渴見乾隆。當時法國已經發生資產階級大革命,美國也早已宣佈獨立,灰頭土臉的英國人想和中華大帝國進行平等貿易。無奈那時中國政治太落後,大使館就不要提了,政府甚至都沒有外交部。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對外政策只有兩個:「剿夷」和「撫夷」。對外貿易中官方歧視性政策就不用提了,什麼不准帶女眷,一條普通貨船收3000多兩白銀等等。那些地方官僚的盤剝花樣和名目,聽起來都讓人臉紅。英國政府大概不太瞭解中國的「國情」,認為是中央政府所為,所以花費了心思,讓馬戛爾尼他帶了84名隨行人員 ,包括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和漢語教師,還有600件行李,裝著科學儀器、自來火槍、速射炮、望遠鏡等29種科技含量和軍事價值高的禮物,還有一個英國當時最大的裝備有一百一十門大口徑火炮的戰艦「君主號」的模型。但清廷只當「貢品」、「玩好」收藏。馬戛爾尼邀請清軍將領福康安觀看英國使團衛隊操練新式武器,福康安拒絕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作,想來沒有什麼稀奇。」就是這些看起來沒有什麼的火器,後來要了清政府的命!
英國之所以進獻如此重禮是為了免去行跪拜之禮,以示「平等」。但乾隆是個極愛虛榮之人,僅六下江南就耗費白銀兩千萬両,其派頭可想而知,跪拜之禮是給免了,但「平等」通商也就黃了。原本是件正常的外事活動,中國的無恥文人把事情描繪成了這樣:英國人原本不跪,但是一見乾隆爺的龍威,便不由得雙膝跪倒,所謂「一到殿廷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無聊啊!英國人回去以後,倒沒有我們中國那些下三濫文人這樣會編故事,隨行的人員用他們的筆記下了他們所看到的一切,隨行的畫師,像攝像機似地記錄了中國從官場到民間的種種事象,連人物表情都栩栩如生。他們看到了一個富饒、封閉、原始、保守和虛弱的東方大國,自馬可·波羅以來在歐洲傳誦的中國神話破滅了!落後就要挨打,所以中英的戰爭也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鴉片戰爭的失敗想想簡直不可思議: 中國擁有三億多人口,是英國的30多倍;中國的GDP占世界總量的32%也遠高於整個歐洲的26%,比現在的美國還要強大。美國獨立戰爭時,美國的民兵才有一萬多人,每三人才有一隻槍,幾乎仗仗必敗。但美國人就這樣耗著,打「持久戰」,英國玩不起,只能認輸。而清朝軍隊有幾十萬人,每兩人就有一隻槍,更何況清朝還有號稱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部隊。英國遠征軍只有4000人,炮彈都很有限,知道硬拚肯定不行,所以他們避實就虛,利用船上的遠程炮攻擊海邊的寧波和天津。故意製造出壓力和聲勢,逼迫清政府簽訂了賣國條約。為了「奪回」面子,參加條約簽字儀式的清朝官員哄騙英國代表說:你要滿嘴塞滿柿餅,這樣才能表現出貴國的友好誠意,我們才會簽字。可憐的英國代表為了他們國家的利益,真的滿嘴填滿柿餅,任由中國官員嘲笑!
當時的道光皇帝雖然勤勉,但卻做守成之主,故步自封。英國入侵後,他竟然不知道去內書房看利瑪竇等所繪世界地圖,竟發問:「英國在什麼地方? 」 有這種民族領袖都是晦氣。其實落後並不可怕,失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落後還不思改革。道光帝君臣始終不明白戰爭失敗所在,以至後來的咸豐帝等依然以天朝堂堂大國,對英國在內的歐美諸國以外藩作等閒視之。直到20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才認識到自己「器不如人」,但仍然拒絕從體制上找問題。這次戰敗,讓鴉片貿易成為合法,國人10%的人口吸毒,成為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和中國的情況完全一樣,統治者不願改革,民間更有阻力,一人說起改革就有九人反對。直到今天土耳其雖然貴為北約一員,但加入歐盟都成問題,不就是因為窮唄(人均GDP低於俄羅斯和前蘇聯各國),可悲啊!
圓明園的這把大火雖然沒有燒醒中國,卻倒是燒醒了還在沉睡的日本。在目前流通的日本最大面值的一萬日元的鈔票上,印著一位身穿和服的日本人肖像,他就是被譽為「日本近代文明締造者」的著名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就是日本天皇陛下都沒有享受到這份榮譽!正是這位諷刺中國是「不擅變革之國,一兩千年只知固守古人之言而根本不知隨機應變,妄自尊大之風盛行」的叛逆學者,在100多年前親赴歐洲考察,回來後推動日本的「明治維新」。基於日本本土沒有工業革命所需要的燃料、市場和資金等資源,謀劃了侵略中國的這種「正確的」強國之策, 將原本崇尚中華文明的日本引上了「脫亞入歐」的道路,以民族主義立國,使日本實現了現代化。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中國也派了李鴻章等大員赴歐洲考察,得到的卻是截然相反的結論。他說英國的國會辯論是「亂哄哄的」,說外交人員的交際舞「不成體統」,對西洋科技更受其老師曾國藩「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的影響,表現了對洋痍的鄙視。在以後通過洋人鎮壓太平天國的實踐中才承認了西洋科技帶來的「堅船利炮」的威力,走上「洋務運動」的道路。但清政府依然在思想上非常守舊,那時中國自主修建了第一條用於運輸煤炭的唐胥鐵路。1881年建成後,清政府認為火車震動了東陵的先王神靈,只准以騾馬拽引車輛,人稱「馬車鐵路」。而此時的日本由英國人建成第一條鐵路,明治天皇親自參加了通車典禮。7年後,日本已經開始自己設計和修建鐵路。此時,歐美各國已經進入以電氣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武科考試的內容卻還是弓馬騎射,文科考試的內容仍然是八股文章。中國愚昧到這樣,甲午戰爭不敗簡直就沒有天理了。
至今國外的史學家對中國公私不分,膽敢把海軍軍費挪用致使甲午戰敗一事迷惑不解。事實是,光緒皇帝擔心慈禧太后干政,竟用國家無法承擔的財力來為慈禧修個安樂窩。說來說去,失敗的原因還是個政治問題。在戰後中日的談判桌上,日本的伊籐博文對李鴻章說:「為免彼此爭論,空耗時日,唯有同意與不同意兩句話!」 就是說,只有Yes 或 no。只要李鴻章說個「No」,日本也就完了。可李鴻章偏偏沒說!為了逼其就範,日本的小山豐太郎一槍打瞎李鴻章的左眼,老頭兒在病床上瞇著另一隻眼可憐地乞求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能不能快點開始談判?
每每掩卷歎息,我中華民族曾有多少優秀兒女為中華崛起而奮鬥,而獻身。林則徐嚴厲禁煙,關天培戰死沙場,陳化成喋血炮台,左宗棠抬棺出兵,鄧世昌以死盡節,義和團以血肉之軀抵擋洋槍洋炮...可每次的以死抗爭都無濟於事,甚至換來的是更大的打擊和恥辱。中國的特權階級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考慮,先是拒絕任何觸動自身利益的改革,後是將改革引向歧途。他們先是不承認洋人的先進武器的重要性,說什麼「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後是不承認中國的制度不如人,鼓吹什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再後來不承認思想和文化不如人,排斥西方的價值觀,妄言什麼「中華思想道德遠在西人之上」。他們看不到中國自己三省六部制機構重複、落後,缺乏效率;看不到正是西方「平等」的思想才讓教育平民化,讓轎車、乘飛機旅行和互聯網成為民眾的消費品。而中國「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處事哲學只能讓國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好死不如賴活著」和「有奶便是娘」的世界觀打造了背叛民族的漢奸、賣國賊;「傳宗接代」的愚昧思想卻是造成中國人口氾濫之根源。
俄羅斯與中國國情相似,但國勢走向卻恰好相反。彼得大帝時的俄羅斯,95%的人是極度貧困的農奴,每個女人要生十五到二十個孩子,半數的孩子生下來不到一年就貧病而死。俄國人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個人中能識字的也超不過三個,連貴族地主和他們的子弟大多數也是文盲。為了俄羅斯從愚昧中走出來,彼得積極推行擴張政策。他先是流放35名貴族丟妻別子出國學習海軍;於1697年派出250人的大型使團去西歐訪問;後來乾脆自己隱姓埋名,扮作一個下士出國。他在普魯士學習造炮技術,在荷蘭當木匠學造船,還訪問了許多專家學者,聘請了其中一些人到俄國講學。從十九歲開始,彼得以下士的身份在軍中服役,他甚至親自駕駛小船攻擊敵軍戰艦,在戰鬥中為迫擊炮裝填彈藥。他在行軍途中和士兵一起挨凍受餓,在骯髒的泥濘裡摸爬滾打,有一次戰鬥中還被呼嘯而來的子彈打穿了帽子。就是憑著這樣的精神和責任心,他使一個落後、愚昧的俄羅斯迅速走上近代化道路,雄踞歐亞,傲視全球。
俄國在1917年2月,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但由於革命的果實卻落到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列寧就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擊退了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14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的武裝干涉,於1922年底正式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簡稱蘇聯。那時任糧食人民委員的瞿魯巴突然暈倒,醫生檢查後說:他是餓昏了。作為蘇維埃政府主管糧食的最高官員,他擁有調撥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普特糧食的權力,但卻沒有從中為自己留下能填飽肚子的食品。正是由於蘇聯曾有這樣的領導集團,蘇聯終於成為超級大國。
由於中日甲午戰爭,加上八國聯軍侵華,讓清政府曉得一味守舊萬萬不可,於是清政府才下決心編練新軍。但由於新軍需要有知識的年輕軍官,孫中山的同盟會成員便大量進入軍隊,開始宣傳反清革命思想,最後發展至起義,清朝就這樣完了。末代滿清遺老在編《清史稿》時不由得感慨:「本朝以兵興,亦以兵敗。」孫中山是在海外接受的西方教育,他的立國思想是建立西方民主政治體制。可惜中國當時並沒有經過思想「啟蒙運動」,最後歸於失敗。後來國共雙方都在蘇俄的幫助下建黨,又因「爭奪革命領導權」而斷斷續續地廝殺二十年,最終共產黨獲得政權。
中共的勝利取決於幾個因素:一、組織純潔。中共是在「寧可錯殺一千,決不放走一個」的白色恐怖下生存下來的,沒有現在的這些政治投機者。二、政治民主。黨在犯了錯誤的時候常常作自我批評,領導人也因此而更換,毛澤東就是在這樣的一次「軍事檢討」會上掌握領導權的。三、領導集團有堅定的信仰。在長征路上,時任中共總負責人的博古帶頭抬傷員;前任中共總負責人李立三一直堅持著把生病的周恩來抬出沼澤區的;有的受傷的將領為了不讓別人抬,自己跳進沼澤而犧牲。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可以為了理想,把生留給別人,把死留給自己。喬治·海德姆,一個美國醫生。他在南京看到被國民黨槍斃的共產黨喊:「共產黨萬歲!」他就覺得他們一定是幹的很不錯的人,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到了延安。他到過附近一個過去叫「膚施」的縣城,據說釋迦牟尼修道時看到鳥雀飢餓,而自己也沒有糧食可吃,只得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來餵它。這鳥吃了「仙肉」就成為一隻「仙鳥」,後來落在這個地方就化為這裡的一個小鎮。海德姆聽後眼眶濕潤,他認為莫哈默德、釋迦牟尼、耶穌、共產黨人都是一樣的人,他們都是捨棄了自己的幸福、生命來「普度眾生」的活的上帝,所以他也參加了紅軍,10年後他們進了北京城。
毛澤東的功績有點像俄略斯的彼得大帝和美國的華盛頓總統,他以弱小的國力打得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組成的聯合國軍隊灰頭土臉、簽字畫押,重建了中國的版圖和確定了作為第三世界領袖的勢力範圍。世界是以成敗來論英雄的,「勝利者是不應該受到責怪」。俄羅斯人從來沒有責怪彼得大帝親手殺死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反對者的野蠻和殘忍;提倡言論自由的美國也從不提華盛頓的個人缺點和家庭蓄奴的歷史,甚至連他打得仗幾乎全是敗仗也隻字不提。儘管毛的繼承人將他功過分為三七開,但國外的政治家們都認為他是改變世界的第一政治家,從治國和發揮影響力的角度上來講幾近完美。因為任何人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自從有了毛澤東,不僅中國已經不再「只是個地理名詞」,而且連弱小國家也不再對強國恭順;歐洲、蘇聯、美國的霸權在與它們的對抗中不斷地被消耗、衰退,甚至完結。整個世界被改變了。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1783年,美利堅合眾國正式宣告獨立。她的西部邊界是密西西比河,河的西岸對於剛剛贏得獨立的美國人來說具有無限的魅力。有一些探險家曾越過此河,帶回了一些神奇的故事:據說,那兒的土地如此肥沃,只要把種子撒到地上就可以穩獲豐收,那兒的飛禽走獸是如此之多,一個感到肚子餓的人只要把他身旁的樹幹搖上幾搖,就會從樹上掉下一隻隻的野火雞……人們開始大規模地西遷。政府的土地政策也增加了西部的吸引力,1862年宅地法規定:在西部定居五年以上的移民可以免費獲得160英畝的土地。美國之所以能夠令人不可思議地進行著領土的「鯨吞」與「蠶食」,這是因為它逮住了一個歷史機遇:在歐洲,英國剛剛被北美人民擊敗,不想再次捲入戰爭。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帝國在「反法同盟」的圍攻下,已經開始搖搖欲墜。所以,在美國向西部擴張的過程中,儘管零星的衝突不斷,卻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美國剛剛贏得獨立的時候,為了使她的地中海航道免遭北非伊斯蘭各國海盜的劫掠,美國不得不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的黎波里和突尼斯等國交納貢金。這在今天簡直是不可思議。但的黎波里統治者還嫌美國的貢金交的太低,便於1801 年向美國宣戰。儘管美國贏得了戰爭,但仍得規規矩矩地向其他伊斯蘭國家交納貢金。而且美國戰艦一撤,她的商船又遭劫掠。美國就在這種屈辱中又度過了幾十年,經過南北戰爭,雖然工業化大大加速,但依然是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90%的農業國家。直到馬漢《海權論》的出現才完全改變了這種局勢。
照馬漢的說法,要想成為強國必須具備六個條件:即地理位置、天然地形(包括天然物產與氣候)、領土面積、人口數量、人民性格、政府的性質。根據他的解釋,所謂海權,絕不止於是海軍的武力,而應該包括強大的艦隊、商船團以及強大的海軍基地。海軍、戰爭,以至海上小型的交鋒,都僅僅是為達到目的所必須的手段。強大的海軍艦隊與活躍的商船團,相輔相成,皆不可少。國家的繁榮即以這兩者的聯合力量為基礎。馬漢舉例說,英國的強大是因為它意識到自己資源有限,所以發展海洋;而法國、美國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而忽視了海洋,所以才成為弱國。如夢初醒的美國政府立即大力發展海軍,拿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老牌殖民主義者西班牙來祭刀,將波多黎各、菲律賓、關島正式劃入美國版圖。還要求中國允許他也和英法一道「利益均沾」,成了世界的霸權之一。
美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憑借浩瀚兩洋的天然屏障作用,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不僅未受戰火的蹂躪,反而大力發展戰時工業,大發橫財。戰爭一結束,世界各國一片瓦礫,而美國這邊風光獨好:國務院忙著要與外國簽訂互惠貿易協定,華爾街的企業正忙著兼併,商店在大甩賣,棒球聯賽則吸引了成千上萬球迷,水兵們在大街上找美女……
面對著戰後歐洲的叫苦連天,國務卿喬治· 馬歇爾正式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美國救世主般美妙的聲音霎時傳遍了歐洲,從此美國就成了它們的主宰。無論是譴責其金權政治、金錢外交也好,還是認為其慷慨大度也好,金光燦爛的美元總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支配著這個世界。各國眼中的美國是什麼?惡魔?野獸?英雄?天使?不管人們怎麼看,不管是真的還是虛的,只要美援、民主、自由、美國夢...仍有誘惑力,美國就仍然是超級大國——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從Exxon 公司的超級油輪、通用汽車公司的轎車、伊士曼·柯達的彩色膠卷、可口可樂、麥當勞、米老鼠和唐老鴨、iPod、耐克、全額獎學金...你都會發現美國無時不在。也許還不僅僅是這些,看看美國頭頂上的光環: 聯合國的首席、北約的領袖、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關貿總協定的後台老闆。可以這樣說,美國佔用了這個時代的冠名權。在這樣的時代,美國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是個性張揚、單槍匹馬、獨闖天涯的牛仔:他在無垠的曠野裡縱馬馳騁,憑著百發百中的槍法懲惡揚善。最後,使命完成了,他揮手告別小鎮上那些愚昧的居民,在暮色中策馬而去,畫面上只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所以他們不關心別人的感受,也不認真地學習他人的經驗,犯了和中國同樣的錯誤。從GNP 增長、世界市場佔有率、人均生產力水平、投資和創新能力的數據都揭示了一個共同的現實問題:美國正在衰落。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傳承久遠而不衰,興旺發達而不敗,無不需要有一種能夠兼蓄世界各民族優秀品質的健康向上、不懈進取的民族精神,無不需要有一種能夠包容歷史、直面現實、擁抱未來的時代精神。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創造了燦爛的傳統文化,孕育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和民族精神。但也應當看到,任何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往往同時包含著如善與惡、科學與迷信、民主與專制、革新與保守等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精神品質。歷史表明,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興盛到衰落,無不是從抱殘守缺、歌舞昇平、道德滑坡、精神萎靡、信念失落、喪失進取心開始。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一些問題。國家「重商輕武」,導致國防建設嚴重滯後;理論界思想混亂,社會整體腐敗非常嚴重,反腐措施治表不治裡。對付台獨欠缺「硬」的一手,就連最樂觀的人也不得不哀歎:「中央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我們是學子,不是先知。但沉甸甸的民族責任心讓我們去學習,去沉思。在這激烈競爭的殘酷環境裡,中國是崛起還是衰落?這不在於GDP的高低,而在於中國是否能夠根據自己的國情走出一條科學的發展模式;而在於每個領導人是否都能像俄羅斯總統普京那樣,「總統八年像是在做奴隸」。
中國,你向何處去?
(潘宏斌 美國田納西)
一位英國哲學家說過:「歷史使人明智。」歷史成承載著人類高超智慧和精神財富,包蘊著發人深思的哲理。只有瞭解歷史,才能感受歷史的啟迪;才能震碎一切混沌的蒙昧、喚醒一切沉睡的靈魂;才能深刻地理解現實;才能敢於挑戰未知;才能將人類最優秀的文化和精神延續。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從中國文化的環境中熏陶出來的,所以當我們沉迷於中華文明那金碧輝煌的千年古殿時,不由得夢迴「秦時明月漢時關」那種桃源仙境,感慨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但當我們猛醒後放眼世界之際,不由得驚歎一個個優秀的民族創造出嶄新的現代文明和人間奇跡,不由得痛心於國人那令人費解的故步自封和不思進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撫今追昔,解讀先進工業國家崛起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溯根尋源,分析民族千年輝煌與悲劇。筆者這裡談幾點粗淺的感受和認識,權作是拋磚引玉。
中國國家的雛形起源於秦朝。一個曾經最弱小、落後的秦國通過「變法」而變得強大,這與儒家沒有一點點關係。促成秦國變法的是一個沒有什麼名氣的商鞅,他原本沒有什麼堅定的政治信念,正是雄心勃勃地想要成就霸業的秦孝公逼他走向了「變法」之路。秦國處於落後的邊遠地區,相對來說也就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秦朝苦役太重。當陳勝擔心受到懲罰而挑起竹竿造反時,竟然有成千上萬人的為逃避勞役、兵役的人們紛紛響應,這就是所謂的「揭竿而起「。不過從事情的另一方面來看,陳勝也並非是個省油的燈,更不要說「代表著」什麼先進階級。他當雇農時就有「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豪言壯語,舉事時他喊的口號更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矛頭直指統治階級核心。用今天的觀點來說,陳勝就是「對社會存在嚴重不滿,反政府的野心昭然若揭。」至於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那就更不像話了,據《史記》載,秦始皇巡遊天下時,劉邦和項羽都親眼目睹了天下第一帝的堂堂威儀,劉邦感歎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其眼饞和口水千載之下猶可想見,項羽則更是露骨,竟言道:「彼可取而代也。」可見當時的社會現狀:道德徹底崩潰,社會弱肉強食,人人無法無天。在這種情況下,自私自利天經地義,狂妄自大理所當然,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揭竿而起」。
漢高祖劉邦以一介布衣手提三尺劍開創了漢朝的基業,親眼目睹了起義軍顛覆秦朝的強大力量和浮躁不安的社會現狀。所以他借鑒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廢除了秦朝的苛政,採用黃老的清靜無為的愚民政策,分封諸侯來籠絡人心。今天很多人批評劉邦倒行逆施、走回頭路,實際上是對當時的情況缺乏瞭解。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後,中國的國力已達巔峰。15歲的漢武帝繼位後,他利用儒學敦化民風,同時採用法術、刑名鞏固政府的權威,即是所謂的「表儒裡法」。公元前133 年,漢武帝在御前主持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是否需要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的大辯論,會中他作出一項歷史上罕見的戰略決策:主動進攻。他派張騫出使西域展開結盟外交,重用名將霍去病、衛青、李廣等不斷攻擊河西走廊地區,將遊牧民族從中間一「劈」為二。此次戰爭可以說是 耗費錢糧億計,人口損失50%,最後迫使匈奴歸順,令中國在國際舞台首次崛起。
公元前28年,北匈奴殺中國使節反叛,副校尉陳湯率領漢軍對北匈奴發起攻擊。戰後,陳湯對皇帝說:「胡兵五個才能當一個漢兵。」可以想見當年的漢人是多麼壯勇!他不顧朝廷和談的意向,私自發兵揮征討,揮斬北匈奴首領郅支單于,竟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整個西域聞之震驚。
戰敗後的北匈奴在漢軍的追趕下經過了數次西遷,終於暫時居住在頓河草原一帶。公元374年,在匈奴人排山倒海般的打擊下,東哥特人、西哥特人和在森林裡以打獵為生的日耳曼人紛紛向西逃竄,到羅馬帝國境內尋求庇護,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也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東羅馬帝國皇帝被迫與匈奴人簽訂和約,除了馬上向匈奴支付賠款6000磅黃金,年貢也由700磅黃金漲到2100磅。公元451年、452年,匈奴首領阿提拉由於西羅馬皇帝不肯將自己的女兒獻給他而把西羅馬所有的城市都給摧毀。453年夏天,阿提拉暴病而亡。他的兒子們為爭奪王位打起了內戰,15年後匈奴帝國滅亡,從此在歷史上消失(有人猜測匈牙利和奧地利人有匈奴人的血統)。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可憐的歐洲進入了長達12個世紀的「黑暗的中世紀」。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其疆域之廣大、國力之強盛、文化之燦爛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直到今日,世界各國依然習慣稱我們為「唐人」,所住的社區為「唐人街」,可見唐朝在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朝的繁榮也與初期的政治開明和文化包容都有很大的關係。唐初有個馬周,不識抬舉。偶然的機會被唐太宗選去做官,但為官十幾年給皇帝上的奏折大都是數落皇帝的不是。其中一句為「臣聞天下者以人為本」,今天我們所講的「以人為本」就是從這裡來的。但唐太宗也沒有責怪他,後來馬周生病,唐太宗親自為其熬藥治病。唐朝道教、佛教盛行,景教、伊斯蘭教也不排斥。鼓勵個性,甚至模仿「胡人」的衣食住行都成為一種時髦。如果不是這樣,像李白這樣的狂妄詩人如何行世就是個問題。
唐朝的衰敗源於唐玄宗。玄宗年輕的時候還是很有作為,快到6旬時得到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楊貴妃。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簡直就是個「肥妞」。就是那麼個胖女人,在當時的人的眼裡竟然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靠!這女人簡直就沒有什麼腦子,總被別人利用。由於她喜歡「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胡人安祿山,結果讓玄宗犯混,把全國1/3的兵力交給安祿山掌管。結果安祿山起兵造反,唐朝的京城被毀、被搶,也失去了西北的軍馬場,還要按照苛刻的條件和幫忙平叛的穆斯林作不平等交易,所以唐朝也就休矣。
有人說:「成功的男人背後有個女人」,我看失敗的男人背後也是因為有個女人!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航海業、造船業都是世界第一。宋、金兩國的GDP占世界的70%,自古到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富裕到這個份上。宋朝擁有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當時全世界有 5個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全部都在宋朝,那時的巴黎和倫敦按照中國的標準只是一個小鎮。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風奢靡時說:現在的農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絲製的鞋子。難怪有的西方學者說當時一位歐洲君主的生活水平還比不上東京汴梁一個看城門的士兵。
宋王朝花錢買和平,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抱殘守缺的戰略思想,一直沿用至今。思想上不但「獨尊儒術」,而且用人政策上「重文輕武」。代表儒家思想的先哲孔子,其實是個官迷。他人生目的就是:讀書、當官、為統治者服務,哪怕是幫助人家辦喪事他也願意。50歲當了司法部長後毫無建樹,其眾多學生中也沒見誰有什麼出息,說什麼「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我看也就是誤人子弟。宋朝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將領們永遠沒有軍權,臣民們永遠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漢唐以來的尚武風氣,中國軍人那種敢於將敵人打入地獄的英雄氣概和如獅博兔的征戰能力,從此消失。人民便不再把保家衛國、從軍殺敵,邊關立功、萬里封侯作為人生價值的體現;國家精英們整日在搖頭晃腦中子曰詩雲,在風花雪月中淺斟低唱、無病呻吟;吟詩作畫、賣弄風騷竟然成了士大夫們進身及第的資本,就連只會踢球的高俅竟也能官至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就連還算有點骨氣的主戰派李壁,當聽說高宗讓他出使金國時竟嚇得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尿了一褲子,史稱「屁滾尿流」。
宋朝的開國皇帝就是個膿包,他有「杯酒釋兵權」,民間就有「武大郎開店」。就是這個「杯酒釋兵權」,激起了夏國公李元昊的反叛,宋朝失去了西北的軍馬場,軍事實力一落千丈。華夏漢唐時期激越高亢的民族精神,撼動山河氣勢在宋朝卻變成了逢戰即敗,處處挨打的窩囊廢。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諸如「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類的諷刺詩句大把的有。尤其是崖山一戰,宋軍兵力20萬,元軍只有2萬,最後宋軍十餘萬具屍體浮海,600人隨幼皇帝趙昺(時年八歲)投海自盡,整個就是「文明中斷」。更丟人的是,金朝為加強皇權仿宋朝政治體制進行了所謂的「改革」,致使國家失去往日的強悍。結果被後來弱小的遊牧民族蒙古族消滅,在最後短短28年間人口損失近90%!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突厥人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領他的大軍攻下了傳承千年的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巴列奧略英勇戰死,東羅馬帝國宣告滅亡。君士坦丁堡被易名為伊斯坦布爾;索非亞大教堂被改為了清真寺。然而更重要的是,從此歐、亞、非三大區域的商業大動脈從此被伊斯蘭文明牢牢掌握。為此,整個歐洲都在戰慄、在懺悔。突厥原住於阿爾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後裔,後被唐帝國所滅。一部分逃脫後西遷,在中亞建立塞爾柱突厥王朝及奧斯曼突厥王朝,皈依伊斯蘭。
就在穆罕默德二世和他的勇士們,甚至整個伊斯蘭世界沉浸於慶祝安拉賜予他們的勝利的歡呼聲中,歐洲人開始痛苦地反思自己,大量的伊斯蘭書籍被翻譯,出現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藝復興運動。這個發源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整體出現了對傳統的「群體本位」的封建神學文化的大批判和思想領域的大逆反。恩格斯認為,具有近代啟蒙性質的文藝復興運動,不僅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而且為西方乃至整個人類的文明發展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文藝復興運動大力倡導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時,帶有赤裸裸的縱慾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烙印。
被教廷壓抑了1000年的歐洲,思想進入大爆炸的時代:哥白尼提出了與教會主張的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不同的日心說體系。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宣稱:宇宙在空間與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太陽只是太陽系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用阿拉伯人占卜用的玻璃球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證實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學說。被教會禁止的《馬克·波羅遊記》也在到處流傳。 君士坦丁堡陷落39年後,即 1492年,哥倫布受《馬克·波羅遊記》的影響而陰差陽錯地發現美洲新大陸。1519年(君士坦丁堡陷落66年後)麥哲倫完成了首次的環球航行。至此,西班牙人開始進行殖民和開採金銀。開採大量金銀並運往歐洲的後果是迅速拉動了經濟的增長,繁榮了市場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並最終導致了資本主義的興起。終於在1571年,歐洲的聯合艦隊在勒班多海戰中大破奧斯曼土耳其艦隊。
中國的落後是從明朝開始。原本火炮和槍都是發明在幾百年前的宋朝,300年後才傳入歐洲。由於擔心這種厲害的火器會威脅其統治,公元1380年朱元璋要求各地不得擅自製造火器,違者重處。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赤貧的皇帝,他習慣於那種「雞犬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農經濟,使明朝在政治、經濟等方面來了一個全面的大倒退。他認為宋朝的滅亡源於經商,所以要「重農抑商」,實行海禁。他讓軍隊自耕自食,和宋朝軍隊經商其實沒什麼兩樣。明太祖很得意,說他是養百萬兵而不用花國家一分錢,但結果只是養活了百萬名農民而已。
比較以前侵犯文明區的遊牧民族,中國的滿族是最弱小的,本不該成什麼氣候。當時科技的進步、火器的發展使遊牧民族不再具有軍事上的優勢。文明區在世界範圍內展開全面的對遊牧民族的戰略大反擊,葡萄牙和西班牙把大半個美洲變成自己的殖民地;荷蘭作為「海上馬車伕」橫絕四海以至於到了中國;英國和法國人移居北美,英國開始把軟弱的印度文明變成英國王冠上的明珠。俄羅斯也從深林裡走出來,幾百人一夥,幾十人一組,沒有糧食,沒有地圖,沒有嚮導,沒有道路,有的只是戰鬥!就這樣,他們佔據了歐亞大陸1/3的土地。
講到西方文明的崛起,就不得不提一下英國。當今世界所有190個國家中的大多數的領土邊界、甚至包括國家的形成都與這個島國有關。英國人通過他們的帝國傳播他們的制度、文化、語言和價值觀,當今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無一不可以視為英國的過去或現在的翻版。大國的崛起就是擴張,大英帝國就是世界的榜樣!它在1301年吞併威爾士,1649用武力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1620年「五月花」號駛離英國的普利茅斯港,拉開了殖民的序幕。1527年英國亨利八世國王要求離婚,結果遭教皇拒絕,由此觸發同羅馬教廷的公開衝突。這亨利也是血性之人,乾脆廢了舊教,他沒收教會財產、土地投入市場拍賣。在此混亂之際,英國政治寬鬆、文化發達。馬基雅弗利的《君王論》開始大量流傳。在英國本土,哈靈頓的《海洋國家》和霍布斯的《巨靈》都奠定了一場新革命的思想基礎。由於荷蘭首先建立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它的城市化率是英國的五倍。所以英國人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來當他們的國王,通過「光榮革命」完成了歷史性的資產階級革命。
資本主義在一個國家展開時,人文因素勢必經過一段劇烈的變化,也就是「思想啟蒙運動」,然後過去農業社會管制的方式才能代以新型商業管制的方式。工業革命所帶來的三種政治產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莫不如此。中國社會主義也同樣經過「五四運動」和「文化大革命」兩次「思想啟蒙運動」,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以筆者在資本主義的中心學習、生活超過10年的切身體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都是不同的價值觀的體現,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民眾的認同來採用,沒有必要厚此薄彼。
在這場世界性的革命大潮中,其他文明國家也步英國之後塵隨之而崛起,只有兩個大國成為被文明遺忘的角落。一個是清朝的中國,另一個就是奧斯曼帝國。很多人一提起滿清王朝就嗤之以鼻,說它是腐敗無能的代名詞,其實真是冤枉!明朝時,西方傳教士把土豆、蕃薯、番茄、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中國,明朝統治者卻根本不關心這件事,沒有普及。而明朝的衰弱恰好正是糧食欠收所致,可見漢族的政治和統治早已到了藥不可救的地步。清朝才開始大面積種植這些作物,才將中國人口從五千萬左右提高到道光皇帝時期的三億。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像清朝那樣產生一系列兢兢業業、勤儉持家、體恤民情、甚至「有所作為」的「明君」。清朝是至今為止的中國歷史上有效地管理和統治國土面積最大的時期,它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清朝前幾個皇帝無可挑剔,只是到了慈禧和溥儀,國家才徹底崩潰。前者是一個超過更年期的老太太,後者退位時才年方5歲,要是套用用中國文人的那套庸俗的說辭「荒淫無恥」,是不是有點不太符合科學規律?
1793年,英國派英王的表兄弟、前任駐俄大使馬戛爾尼勳爵來華渴見乾隆。當時法國已經發生資產階級大革命,美國也早已宣佈獨立,灰頭土臉的英國人想和中華大帝國進行平等貿易。無奈那時中國政治太落後,大使館就不要提了,政府甚至都沒有外交部。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對外政策只有兩個:「剿夷」和「撫夷」。對外貿易中官方歧視性政策就不用提了,什麼不准帶女眷,一條普通貨船收3000多兩白銀等等。那些地方官僚的盤剝花樣和名目,聽起來都讓人臉紅。英國政府大概不太瞭解中國的「國情」,認為是中央政府所為,所以花費了心思,讓馬戛爾尼他帶了84名隨行人員 ,包括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和漢語教師,還有600件行李,裝著科學儀器、自來火槍、速射炮、望遠鏡等29種科技含量和軍事價值高的禮物,還有一個英國當時最大的裝備有一百一十門大口徑火炮的戰艦「君主號」的模型。但清廷只當「貢品」、「玩好」收藏。馬戛爾尼邀請清軍將領福康安觀看英國使團衛隊操練新式武器,福康安拒絕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作,想來沒有什麼稀奇。」就是這些看起來沒有什麼的火器,後來要了清政府的命!
英國之所以進獻如此重禮是為了免去行跪拜之禮,以示「平等」。但乾隆是個極愛虛榮之人,僅六下江南就耗費白銀兩千萬両,其派頭可想而知,跪拜之禮是給免了,但「平等」通商也就黃了。原本是件正常的外事活動,中國的無恥文人把事情描繪成了這樣:英國人原本不跪,但是一見乾隆爺的龍威,便不由得雙膝跪倒,所謂「一到殿廷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無聊啊!英國人回去以後,倒沒有我們中國那些下三濫文人這樣會編故事,隨行的人員用他們的筆記下了他們所看到的一切,隨行的畫師,像攝像機似地記錄了中國從官場到民間的種種事象,連人物表情都栩栩如生。他們看到了一個富饒、封閉、原始、保守和虛弱的東方大國,自馬可·波羅以來在歐洲傳誦的中國神話破滅了!落後就要挨打,所以中英的戰爭也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鴉片戰爭的失敗想想簡直不可思議: 中國擁有三億多人口,是英國的30多倍;中國的GDP占世界總量的32%也遠高於整個歐洲的26%,比現在的美國還要強大。美國獨立戰爭時,美國的民兵才有一萬多人,每三人才有一隻槍,幾乎仗仗必敗。但美國人就這樣耗著,打「持久戰」,英國玩不起,只能認輸。而清朝軍隊有幾十萬人,每兩人就有一隻槍,更何況清朝還有號稱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部隊。英國遠征軍只有4000人,炮彈都很有限,知道硬拚肯定不行,所以他們避實就虛,利用船上的遠程炮攻擊海邊的寧波和天津。故意製造出壓力和聲勢,逼迫清政府簽訂了賣國條約。為了「奪回」面子,參加條約簽字儀式的清朝官員哄騙英國代表說:你要滿嘴塞滿柿餅,這樣才能表現出貴國的友好誠意,我們才會簽字。可憐的英國代表為了他們國家的利益,真的滿嘴填滿柿餅,任由中國官員嘲笑!
當時的道光皇帝雖然勤勉,但卻做守成之主,故步自封。英國入侵後,他竟然不知道去內書房看利瑪竇等所繪世界地圖,竟發問:「英國在什麼地方? 」 有這種民族領袖都是晦氣。其實落後並不可怕,失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落後還不思改革。道光帝君臣始終不明白戰爭失敗所在,以至後來的咸豐帝等依然以天朝堂堂大國,對英國在內的歐美諸國以外藩作等閒視之。直到20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才認識到自己「器不如人」,但仍然拒絕從體制上找問題。這次戰敗,讓鴉片貿易成為合法,國人10%的人口吸毒,成為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和中國的情況完全一樣,統治者不願改革,民間更有阻力,一人說起改革就有九人反對。直到今天土耳其雖然貴為北約一員,但加入歐盟都成問題,不就是因為窮唄(人均GDP低於俄羅斯和前蘇聯各國),可悲啊!
圓明園的這把大火雖然沒有燒醒中國,卻倒是燒醒了還在沉睡的日本。在目前流通的日本最大面值的一萬日元的鈔票上,印著一位身穿和服的日本人肖像,他就是被譽為「日本近代文明締造者」的著名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就是日本天皇陛下都沒有享受到這份榮譽!正是這位諷刺中國是「不擅變革之國,一兩千年只知固守古人之言而根本不知隨機應變,妄自尊大之風盛行」的叛逆學者,在100多年前親赴歐洲考察,回來後推動日本的「明治維新」。基於日本本土沒有工業革命所需要的燃料、市場和資金等資源,謀劃了侵略中國的這種「正確的」強國之策, 將原本崇尚中華文明的日本引上了「脫亞入歐」的道路,以民族主義立國,使日本實現了現代化。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中國也派了李鴻章等大員赴歐洲考察,得到的卻是截然相反的結論。他說英國的國會辯論是「亂哄哄的」,說外交人員的交際舞「不成體統」,對西洋科技更受其老師曾國藩「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的影響,表現了對洋痍的鄙視。在以後通過洋人鎮壓太平天國的實踐中才承認了西洋科技帶來的「堅船利炮」的威力,走上「洋務運動」的道路。但清政府依然在思想上非常守舊,那時中國自主修建了第一條用於運輸煤炭的唐胥鐵路。1881年建成後,清政府認為火車震動了東陵的先王神靈,只准以騾馬拽引車輛,人稱「馬車鐵路」。而此時的日本由英國人建成第一條鐵路,明治天皇親自參加了通車典禮。7年後,日本已經開始自己設計和修建鐵路。此時,歐美各國已經進入以電氣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武科考試的內容卻還是弓馬騎射,文科考試的內容仍然是八股文章。中國愚昧到這樣,甲午戰爭不敗簡直就沒有天理了。
至今國外的史學家對中國公私不分,膽敢把海軍軍費挪用致使甲午戰敗一事迷惑不解。事實是,光緒皇帝擔心慈禧太后干政,竟用國家無法承擔的財力來為慈禧修個安樂窩。說來說去,失敗的原因還是個政治問題。在戰後中日的談判桌上,日本的伊籐博文對李鴻章說:「為免彼此爭論,空耗時日,唯有同意與不同意兩句話!」 就是說,只有Yes 或 no。只要李鴻章說個「No」,日本也就完了。可李鴻章偏偏沒說!為了逼其就範,日本的小山豐太郎一槍打瞎李鴻章的左眼,老頭兒在病床上瞇著另一隻眼可憐地乞求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能不能快點開始談判?
每每掩卷歎息,我中華民族曾有多少優秀兒女為中華崛起而奮鬥,而獻身。林則徐嚴厲禁煙,關天培戰死沙場,陳化成喋血炮台,左宗棠抬棺出兵,鄧世昌以死盡節,義和團以血肉之軀抵擋洋槍洋炮...可每次的以死抗爭都無濟於事,甚至換來的是更大的打擊和恥辱。中國的特權階級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考慮,先是拒絕任何觸動自身利益的改革,後是將改革引向歧途。他們先是不承認洋人的先進武器的重要性,說什麼「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後是不承認中國的制度不如人,鼓吹什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再後來不承認思想和文化不如人,排斥西方的價值觀,妄言什麼「中華思想道德遠在西人之上」。他們看不到中國自己三省六部制機構重複、落後,缺乏效率;看不到正是西方「平等」的思想才讓教育平民化,讓轎車、乘飛機旅行和互聯網成為民眾的消費品。而中國「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處事哲學只能讓國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好死不如賴活著」和「有奶便是娘」的世界觀打造了背叛民族的漢奸、賣國賊;「傳宗接代」的愚昧思想卻是造成中國人口氾濫之根源。
俄羅斯與中國國情相似,但國勢走向卻恰好相反。彼得大帝時的俄羅斯,95%的人是極度貧困的農奴,每個女人要生十五到二十個孩子,半數的孩子生下來不到一年就貧病而死。俄國人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個人中能識字的也超不過三個,連貴族地主和他們的子弟大多數也是文盲。為了俄羅斯從愚昧中走出來,彼得積極推行擴張政策。他先是流放35名貴族丟妻別子出國學習海軍;於1697年派出250人的大型使團去西歐訪問;後來乾脆自己隱姓埋名,扮作一個下士出國。他在普魯士學習造炮技術,在荷蘭當木匠學造船,還訪問了許多專家學者,聘請了其中一些人到俄國講學。從十九歲開始,彼得以下士的身份在軍中服役,他甚至親自駕駛小船攻擊敵軍戰艦,在戰鬥中為迫擊炮裝填彈藥。他在行軍途中和士兵一起挨凍受餓,在骯髒的泥濘裡摸爬滾打,有一次戰鬥中還被呼嘯而來的子彈打穿了帽子。就是憑著這樣的精神和責任心,他使一個落後、愚昧的俄羅斯迅速走上近代化道路,雄踞歐亞,傲視全球。
俄國在1917年2月,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但由於革命的果實卻落到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列寧就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擊退了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14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的武裝干涉,於1922年底正式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簡稱蘇聯。那時任糧食人民委員的瞿魯巴突然暈倒,醫生檢查後說:他是餓昏了。作為蘇維埃政府主管糧食的最高官員,他擁有調撥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普特糧食的權力,但卻沒有從中為自己留下能填飽肚子的食品。正是由於蘇聯曾有這樣的領導集團,蘇聯終於成為超級大國。
由於中日甲午戰爭,加上八國聯軍侵華,讓清政府曉得一味守舊萬萬不可,於是清政府才下決心編練新軍。但由於新軍需要有知識的年輕軍官,孫中山的同盟會成員便大量進入軍隊,開始宣傳反清革命思想,最後發展至起義,清朝就這樣完了。末代滿清遺老在編《清史稿》時不由得感慨:「本朝以兵興,亦以兵敗。」孫中山是在海外接受的西方教育,他的立國思想是建立西方民主政治體制。可惜中國當時並沒有經過思想「啟蒙運動」,最後歸於失敗。後來國共雙方都在蘇俄的幫助下建黨,又因「爭奪革命領導權」而斷斷續續地廝殺二十年,最終共產黨獲得政權。
中共的勝利取決於幾個因素:一、組織純潔。中共是在「寧可錯殺一千,決不放走一個」的白色恐怖下生存下來的,沒有現在的這些政治投機者。二、政治民主。黨在犯了錯誤的時候常常作自我批評,領導人也因此而更換,毛澤東就是在這樣的一次「軍事檢討」會上掌握領導權的。三、領導集團有堅定的信仰。在長征路上,時任中共總負責人的博古帶頭抬傷員;前任中共總負責人李立三一直堅持著把生病的周恩來抬出沼澤區的;有的受傷的將領為了不讓別人抬,自己跳進沼澤而犧牲。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可以為了理想,把生留給別人,把死留給自己。喬治·海德姆,一個美國醫生。他在南京看到被國民黨槍斃的共產黨喊:「共產黨萬歲!」他就覺得他們一定是幹的很不錯的人,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到了延安。他到過附近一個過去叫「膚施」的縣城,據說釋迦牟尼修道時看到鳥雀飢餓,而自己也沒有糧食可吃,只得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來餵它。這鳥吃了「仙肉」就成為一隻「仙鳥」,後來落在這個地方就化為這裡的一個小鎮。海德姆聽後眼眶濕潤,他認為莫哈默德、釋迦牟尼、耶穌、共產黨人都是一樣的人,他們都是捨棄了自己的幸福、生命來「普度眾生」的活的上帝,所以他也參加了紅軍,10年後他們進了北京城。
毛澤東的功績有點像俄略斯的彼得大帝和美國的華盛頓總統,他以弱小的國力打得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組成的聯合國軍隊灰頭土臉、簽字畫押,重建了中國的版圖和確定了作為第三世界領袖的勢力範圍。世界是以成敗來論英雄的,「勝利者是不應該受到責怪」。俄羅斯人從來沒有責怪彼得大帝親手殺死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反對者的野蠻和殘忍;提倡言論自由的美國也從不提華盛頓的個人缺點和家庭蓄奴的歷史,甚至連他打得仗幾乎全是敗仗也隻字不提。儘管毛的繼承人將他功過分為三七開,但國外的政治家們都認為他是改變世界的第一政治家,從治國和發揮影響力的角度上來講幾近完美。因為任何人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自從有了毛澤東,不僅中國已經不再「只是個地理名詞」,而且連弱小國家也不再對強國恭順;歐洲、蘇聯、美國的霸權在與它們的對抗中不斷地被消耗、衰退,甚至完結。整個世界被改變了。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1783年,美利堅合眾國正式宣告獨立。她的西部邊界是密西西比河,河的西岸對於剛剛贏得獨立的美國人來說具有無限的魅力。有一些探險家曾越過此河,帶回了一些神奇的故事:據說,那兒的土地如此肥沃,只要把種子撒到地上就可以穩獲豐收,那兒的飛禽走獸是如此之多,一個感到肚子餓的人只要把他身旁的樹幹搖上幾搖,就會從樹上掉下一隻隻的野火雞……人們開始大規模地西遷。政府的土地政策也增加了西部的吸引力,1862年宅地法規定:在西部定居五年以上的移民可以免費獲得160英畝的土地。美國之所以能夠令人不可思議地進行著領土的「鯨吞」與「蠶食」,這是因為它逮住了一個歷史機遇:在歐洲,英國剛剛被北美人民擊敗,不想再次捲入戰爭。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帝國在「反法同盟」的圍攻下,已經開始搖搖欲墜。所以,在美國向西部擴張的過程中,儘管零星的衝突不斷,卻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美國剛剛贏得獨立的時候,為了使她的地中海航道免遭北非伊斯蘭各國海盜的劫掠,美國不得不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的黎波里和突尼斯等國交納貢金。這在今天簡直是不可思議。但的黎波里統治者還嫌美國的貢金交的太低,便於1801 年向美國宣戰。儘管美國贏得了戰爭,但仍得規規矩矩地向其他伊斯蘭國家交納貢金。而且美國戰艦一撤,她的商船又遭劫掠。美國就在這種屈辱中又度過了幾十年,經過南北戰爭,雖然工業化大大加速,但依然是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90%的農業國家。直到馬漢《海權論》的出現才完全改變了這種局勢。
照馬漢的說法,要想成為強國必須具備六個條件:即地理位置、天然地形(包括天然物產與氣候)、領土面積、人口數量、人民性格、政府的性質。根據他的解釋,所謂海權,絕不止於是海軍的武力,而應該包括強大的艦隊、商船團以及強大的海軍基地。海軍、戰爭,以至海上小型的交鋒,都僅僅是為達到目的所必須的手段。強大的海軍艦隊與活躍的商船團,相輔相成,皆不可少。國家的繁榮即以這兩者的聯合力量為基礎。馬漢舉例說,英國的強大是因為它意識到自己資源有限,所以發展海洋;而法國、美國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而忽視了海洋,所以才成為弱國。如夢初醒的美國政府立即大力發展海軍,拿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老牌殖民主義者西班牙來祭刀,將波多黎各、菲律賓、關島正式劃入美國版圖。還要求中國允許他也和英法一道「利益均沾」,成了世界的霸權之一。
美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憑借浩瀚兩洋的天然屏障作用,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不僅未受戰火的蹂躪,反而大力發展戰時工業,大發橫財。戰爭一結束,世界各國一片瓦礫,而美國這邊風光獨好:國務院忙著要與外國簽訂互惠貿易協定,華爾街的企業正忙著兼併,商店在大甩賣,棒球聯賽則吸引了成千上萬球迷,水兵們在大街上找美女……
面對著戰後歐洲的叫苦連天,國務卿喬治· 馬歇爾正式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美國救世主般美妙的聲音霎時傳遍了歐洲,從此美國就成了它們的主宰。無論是譴責其金權政治、金錢外交也好,還是認為其慷慨大度也好,金光燦爛的美元總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支配著這個世界。各國眼中的美國是什麼?惡魔?野獸?英雄?天使?不管人們怎麼看,不管是真的還是虛的,只要美援、民主、自由、美國夢...仍有誘惑力,美國就仍然是超級大國——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從Exxon 公司的超級油輪、通用汽車公司的轎車、伊士曼·柯達的彩色膠卷、可口可樂、麥當勞、米老鼠和唐老鴨、iPod、耐克、全額獎學金...你都會發現美國無時不在。也許還不僅僅是這些,看看美國頭頂上的光環: 聯合國的首席、北約的領袖、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關貿總協定的後台老闆。可以這樣說,美國佔用了這個時代的冠名權。在這樣的時代,美國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是個性張揚、單槍匹馬、獨闖天涯的牛仔:他在無垠的曠野裡縱馬馳騁,憑著百發百中的槍法懲惡揚善。最後,使命完成了,他揮手告別小鎮上那些愚昧的居民,在暮色中策馬而去,畫面上只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所以他們不關心別人的感受,也不認真地學習他人的經驗,犯了和中國同樣的錯誤。從GNP 增長、世界市場佔有率、人均生產力水平、投資和創新能力的數據都揭示了一個共同的現實問題:美國正在衰落。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傳承久遠而不衰,興旺發達而不敗,無不需要有一種能夠兼蓄世界各民族優秀品質的健康向上、不懈進取的民族精神,無不需要有一種能夠包容歷史、直面現實、擁抱未來的時代精神。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創造了燦爛的傳統文化,孕育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和民族精神。但也應當看到,任何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往往同時包含著如善與惡、科學與迷信、民主與專制、革新與保守等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精神品質。歷史表明,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興盛到衰落,無不是從抱殘守缺、歌舞昇平、道德滑坡、精神萎靡、信念失落、喪失進取心開始。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一些問題。國家「重商輕武」,導致國防建設嚴重滯後;理論界思想混亂,社會整體腐敗非常嚴重,反腐措施治表不治裡。對付台獨欠缺「硬」的一手,就連最樂觀的人也不得不哀歎:「中央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我們是學子,不是先知。但沉甸甸的民族責任心讓我們去學習,去沉思。在這激烈競爭的殘酷環境裡,中國是崛起還是衰落?這不在於GDP的高低,而在於中國是否能夠根據自己的國情走出一條科學的發展模式;而在於每個領導人是否都能像俄羅斯總統普京那樣,「總統八年像是在做奴隸」。
中國,你向何處去?
(潘宏斌 美國田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