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了,花紅還會遠嗎?又是一個紅花開,發花紅的季節,那就不得不說花紅。
花紅八個月,我是沒拿過,九十年代有聽過一些公司有發到十八個月花紅的,實在不敢想像。現在經濟不景,有零點八個月花紅,就很不錯了。
朋友告訴我這件事:他的兩個老闆出國旅行吃風,吃到一半聽聞全球經濟不景,就兩個秘密閉門協商一番,看來事態嚴重,回到辦公司後立即招開緊急高峰會議,可喜的是所有員工都可「全民議政」。
我的朋友當然也參與了會議,才能告訴我這件事的。老闆向員工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公司的資金只能頂三個月,那麼以你目前在公司的角色,會做出甚麼動作來拯救公司?」
首個被叫上去發表演說的是個「專案經理」,他傻傻想了很久,說不出「答案」來。就當他站在台上下不來的時候,剛好總機接線小姐走進來,被老闆盯上了,叫上台去。接線小姐聽了問題,泰然自若的說:「如果是這樣,我就換一份新的工作囉!」。果然說出了大家心裡話,真是勇。(她算是在打擊公司的士氣嗎?)
就這樣,公司裡的員工開始討論起裁員、裁員的風險群、減薪、誰的表現不佳、誰的年資淺等等話題,完全無助於提升士氣和突破困境。
朋友說了故事,我說那個專案經理根本無需回答這問題,他的任務是把手上任務搞定,只要能力在,這裡沒有項目(project),也可以去別的公司做項目。要回答公司策略資金營運問題的,是總經理才對,或是財務部的,看如何去把債務追回來過冬。
不過這場「戲」的重點根本就不是要解決方案,證明大家沒有看《雍正皇朝》,少了心機。這只是老闆想要讓大家共同體會時艱,體諒公司也有面對著難關。那麼,新年將近,誰還有臉問:「老闆,今年的花紅幾個月?」上次開會大家都感同身受公司的苦處,誰還敢那麼厚顏無耻。這是老闆手段的第一招而已,大家竟然還那麼認真在構想如何帶公司出紅海?
朋友心有不甘,花紅是去年的努力,經濟不景就當成2009年的,那麼老闆應該也要會做人才對!這場戲,我也管不了那麼多,反正老闆也不是我,員工也不是我。
經濟好的時候,大家問:「幾個月花紅?」,經濟不好時,大家問:「有沒有花紅?」
其實能發花紅是老闆的福氣,發得愈多證明生意愈好。只是發不出時,員工也要體諒。說實在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當老闆,但是有機會當老闆,也要當個人見人愛的,才是最高境界嘛!發花紅,也有講究的。(嗯!真的那麼深奧?)
如果公司沒有發花紅的「習慣」,那麼也就沒甚麼好談的了,宣佈與不宣佈,員工早就心裡有數。但是有時發,有時不發的公司,老闆就要有個知識。
如果有花紅發,必須提早宣佈,反正都要發了,讓員工早一點有錢到手,可以為新年提前做準備。除非顧客還在拖字訣,錢還沒收進來。要不然新年放假前幾天,員工才有錢去準備購物,就會很匆忙。再來,員工家裡有老人家,如果他們提早有錢在手,他們可以約朋友知交出席任何活動。要不然他們退休後沒有多餘閒錢在手,朋友來約也不敢冒然答應,等到有錢在手,也出席不了朋友的節目了。
公司不發花紅,更應該提早宣佈,這樣子員工才能在原來的薪水上做調用,新年前調整原來的用度節儉生活,以備新年的額外開支。不至於把錢如常使用,到了新年來臨前幾天,老闆才說今年沒花紅,根本是晴天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