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新村」有著一份複雜的感受。念完中三之後,我就遷到城中求學、就業,後赴台。人在異地,內心不時浮現村中熟悉的景物,還有對它的絲絲「掛礙」。或許在我離開新村的那一年,就有人偷偷把一顆種籽放到我的口袋。如今那顆種籽萌芽了,很自然地就返鄉把它種回原有的土地。
其實「回鄉想做點事情」是我在馬大畢業的那一年就有的想法,我還記得對母親說過「回鄉開書店」的念頭。當然,那個念頭欠缺諸多因緣而難于落實。隨後留在大城市工作了一段時間,後赴台求學。4年的留學生涯讓我重新思考和整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對于返鄉的打算有更堅定的意志和具體的行動。我的返鄉計畫,和我來自新村有密切關係。
新村小孩的困境
大部份新村兒童的教育程度並不理想,不少學生勉強念至中三或中五,或中途輟學,就到城中工作。至于留在村中的,大多接續長輩的農地。近十年來,處于偏遠地區的新村亦遭受不良風氣的影響,諸如群毆、偷竊、吸毒、自殺等事件偶有所聞。這個群體大多是早年失學的青、壯年。至于有能力完成高等教育者,卻都留在城中落地生根,永遠離開了他原有的新村。
除此,貧乏的閱讀風氣是新村普遍存在的現象。生活在資訊貧瘠而又逃不出應試教育的新村小孩,他們的童年總的來說還是快樂的;唯獨「閱讀」,患上嚴重貧血。我念小學時透過定時出版的學生刊物培養了閱讀興趣,之後因升學而不斷遷移,才有能力和機會進行更廣泛的閱讀。
至今,大部份的新村並無公共圖書館,書店就更甭說了。即便是有公共圖書館,有者因疏于管理而荒置不用。至于小學的圖書館,礙于種種限制,對于啟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未能發揮它最大的功能。
比起上一輩,現在的新村小孩過著豐沛有餘的物質生活,貧窮的倒是心靈的建設。我相信喜歡閱讀的小孩會更快樂,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會讓他們更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若將閱讀進一步養成終生學習的態度,將有助于個人在紛擾的生活中找到他最適合的位置。
我深信,孩子的教育程度和心性的健康成長,與「閱讀」有某種必然的關係。若新村的每一個小孩都熱愛閱讀,5年、10年、或更長的時間,新村的整體風氣和文化素養肯定會有所改變。
返鄉種一顆種籽
于是我有了如此的計畫:創建一間屬于新村兒童的閱讀館,以及在村內從事兒童的教學工作。前者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投注人力、心力、物力才得于實踐的理想。後者是以自己的綿薄之力,輔助部份新村小孩的正規教育。
如此,我就在村中當起了兒童課輔班的教學工作,並默默地按計劃籌備兒童閱讀館的工作。去年11月回到新村,12月份開始教學工作。我離開新村已有一段好長的時間,返鄉後的最初階段,大部份的時間都用在調整個人的身心狀態以及安頓課輔班的工作。
就像朋友所言,我的返鄉計畫是一個理想和麵包的考驗。對此,我是清楚的。我檢視自己具備的「資源」,考慮新村的整體環境與個人的生活需求,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
貓頭鷹閱讀館的雛形
我最初透過網路資料和相關書籍,草擬出兒童閱讀館的計畫。把對象鎖定為「兒童」,是因為這是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之所以是「閱讀」(reading),乃為了突顯「閱讀」本身的主動性和生命力。
原本計劃創建一間「兒童繪本館」,後來在臺灣和新加坡參訪當地各類型的社區圖書館之後,重新修訂了原有的構想。「繪本」(picture books)雖然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閱讀,但文字的閱讀對已上學的孩童而言越見重要,而且書本的多元性更能照顧每位小孩的需求。
故此,我把書籍的收集設限在0歲至青少年階段。館名敲定為「貓頭鷹閱讀館」, 並把「推廣新村兒童和青少年的閱讀風氣」作為成立宗旨。
貓頭鷹閱讀館是一間非營利性質的社區兒童閱讀館,目前未有永久性的館藏地。依當下的因緣和條件來看,暫時性的館藏地需半年後才有著落。現階段乃著重于籌備的工作,首要任務為「尋書計畫」。所幸身邊有不少朋友參與了這項工作;留台期間,也在當地的二手書店物色了數百本的繪本或故事書。
實驗階段的各種嘗試
除此,就是進行書籍的包裝、分類、資料輸入之工作。礙于館藏地的關係,目前嘗試較彈性的管道促進兒童的閱讀興趣,如不定期的週末說故事、繪本/故事書教學計劃和「貓頭鷹書櫃」(無館借閱服務)。
「週末說故事」以繪本為讀本,一頁一頁地把故事說給小朋友聽。這項戶外活動碰上不少困難,其中時間的安排、場地和氣候等關係,使得小朋友的主動參與不太踴躍。這項活動為了做出調整和改善而暫停了一段時間,相信很快會和小朋友見面。
另外,「繪本/故事書教學計畫」是我按插在課輔班的教學內容之一,我以「繪本/故事書」為教材,結合語言和知識的學習,迄今已執行近三個月。這項嘗試對于激發小朋友對「故事書」的興趣有很正面的作用,他們對這個環節的學習表現高度的期待和興趣。
課輔班是學生們定時、定點的學習時段,較能有計劃性地把「閱讀」和「故事」的元素按插進來,這是它的優勢。另外,基于小朋友的催促和期待,「無館借閱服務」是近期推展的工作,初步計畫是先設立「貓頭鷹書櫃」,流通部分已整理、分類的兒童書籍,供小朋友免費借閱。
以上所談都是處于實驗性階段所推展的工作,在村內並無大事宣傳。活動所涉及的物件雖然有限,這正好允許我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進行種種嘗試並做出調整,為往後閱讀館的成立建立扎實的基礎。
在新村推廣閱讀風氣是長久性的工作,一點也急不來,過程中少不了耐心和堅定的信念。我相信,一旦有更多村民看到小孩透由閱讀而有所改變,也就更容易動員他們的力量,共同成立和經營一間屬于新村兒童的閱讀王國。
(本文刊於《普門》月刊第89期(06/2007)「人間真情」版,頁30-33,題目為〈貓頭鷹閱讀館的故事〉)
其實「回鄉想做點事情」是我在馬大畢業的那一年就有的想法,我還記得對母親說過「回鄉開書店」的念頭。當然,那個念頭欠缺諸多因緣而難于落實。隨後留在大城市工作了一段時間,後赴台求學。4年的留學生涯讓我重新思考和整理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對于返鄉的打算有更堅定的意志和具體的行動。我的返鄉計畫,和我來自新村有密切關係。
新村小孩的困境
大部份新村兒童的教育程度並不理想,不少學生勉強念至中三或中五,或中途輟學,就到城中工作。至于留在村中的,大多接續長輩的農地。近十年來,處于偏遠地區的新村亦遭受不良風氣的影響,諸如群毆、偷竊、吸毒、自殺等事件偶有所聞。這個群體大多是早年失學的青、壯年。至于有能力完成高等教育者,卻都留在城中落地生根,永遠離開了他原有的新村。
除此,貧乏的閱讀風氣是新村普遍存在的現象。生活在資訊貧瘠而又逃不出應試教育的新村小孩,他們的童年總的來說還是快樂的;唯獨「閱讀」,患上嚴重貧血。我念小學時透過定時出版的學生刊物培養了閱讀興趣,之後因升學而不斷遷移,才有能力和機會進行更廣泛的閱讀。
至今,大部份的新村並無公共圖書館,書店就更甭說了。即便是有公共圖書館,有者因疏于管理而荒置不用。至于小學的圖書館,礙于種種限制,對于啟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未能發揮它最大的功能。
比起上一輩,現在的新村小孩過著豐沛有餘的物質生活,貧窮的倒是心靈的建設。我相信喜歡閱讀的小孩會更快樂,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會讓他們更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若將閱讀進一步養成終生學習的態度,將有助于個人在紛擾的生活中找到他最適合的位置。
我深信,孩子的教育程度和心性的健康成長,與「閱讀」有某種必然的關係。若新村的每一個小孩都熱愛閱讀,5年、10年、或更長的時間,新村的整體風氣和文化素養肯定會有所改變。
返鄉種一顆種籽
于是我有了如此的計畫:創建一間屬于新村兒童的閱讀館,以及在村內從事兒童的教學工作。前者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投注人力、心力、物力才得于實踐的理想。後者是以自己的綿薄之力,輔助部份新村小孩的正規教育。
如此,我就在村中當起了兒童課輔班的教學工作,並默默地按計劃籌備兒童閱讀館的工作。去年11月回到新村,12月份開始教學工作。我離開新村已有一段好長的時間,返鄉後的最初階段,大部份的時間都用在調整個人的身心狀態以及安頓課輔班的工作。
就像朋友所言,我的返鄉計畫是一個理想和麵包的考驗。對此,我是清楚的。我檢視自己具備的「資源」,考慮新村的整體環境與個人的生活需求,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
貓頭鷹閱讀館的雛形
我最初透過網路資料和相關書籍,草擬出兒童閱讀館的計畫。把對象鎖定為「兒童」,是因為這是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之所以是「閱讀」(reading),乃為了突顯「閱讀」本身的主動性和生命力。
原本計劃創建一間「兒童繪本館」,後來在臺灣和新加坡參訪當地各類型的社區圖書館之後,重新修訂了原有的構想。「繪本」(picture books)雖然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閱讀,但文字的閱讀對已上學的孩童而言越見重要,而且書本的多元性更能照顧每位小孩的需求。
故此,我把書籍的收集設限在0歲至青少年階段。館名敲定為「貓頭鷹閱讀館」, 並把「推廣新村兒童和青少年的閱讀風氣」作為成立宗旨。
貓頭鷹閱讀館是一間非營利性質的社區兒童閱讀館,目前未有永久性的館藏地。依當下的因緣和條件來看,暫時性的館藏地需半年後才有著落。現階段乃著重于籌備的工作,首要任務為「尋書計畫」。所幸身邊有不少朋友參與了這項工作;留台期間,也在當地的二手書店物色了數百本的繪本或故事書。
實驗階段的各種嘗試
除此,就是進行書籍的包裝、分類、資料輸入之工作。礙于館藏地的關係,目前嘗試較彈性的管道促進兒童的閱讀興趣,如不定期的週末說故事、繪本/故事書教學計劃和「貓頭鷹書櫃」(無館借閱服務)。
「週末說故事」以繪本為讀本,一頁一頁地把故事說給小朋友聽。這項戶外活動碰上不少困難,其中時間的安排、場地和氣候等關係,使得小朋友的主動參與不太踴躍。這項活動為了做出調整和改善而暫停了一段時間,相信很快會和小朋友見面。
另外,「繪本/故事書教學計畫」是我按插在課輔班的教學內容之一,我以「繪本/故事書」為教材,結合語言和知識的學習,迄今已執行近三個月。這項嘗試對于激發小朋友對「故事書」的興趣有很正面的作用,他們對這個環節的學習表現高度的期待和興趣。
課輔班是學生們定時、定點的學習時段,較能有計劃性地把「閱讀」和「故事」的元素按插進來,這是它的優勢。另外,基于小朋友的催促和期待,「無館借閱服務」是近期推展的工作,初步計畫是先設立「貓頭鷹書櫃」,流通部分已整理、分類的兒童書籍,供小朋友免費借閱。
以上所談都是處于實驗性階段所推展的工作,在村內並無大事宣傳。活動所涉及的物件雖然有限,這正好允許我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進行種種嘗試並做出調整,為往後閱讀館的成立建立扎實的基礎。
在新村推廣閱讀風氣是長久性的工作,一點也急不來,過程中少不了耐心和堅定的信念。我相信,一旦有更多村民看到小孩透由閱讀而有所改變,也就更容易動員他們的力量,共同成立和經營一間屬于新村兒童的閱讀王國。
(本文刊於《普門》月刊第89期(06/2007)「人間真情」版,頁30-33,題目為〈貓頭鷹閱讀館的故事〉)
1 則留言:
Halo,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就把这篇转载到我的blog。如果有什么问题,烦请通知。谢谢。
189person
張貼留言
各位鄉親,
因為您的電腦不穩定、網絡也不大穩定、伺服器不懂穩不穩定,所以建議您寫了長篇大論之後,先copy & paste在您的Notepad中,才按下「張貼意見」。因本站珍惜您的意見才有此忠告。皆因事有前例,友人長篇大論欲「泼」之時,電腦死機(俗稱「腦死」),他「幹」個不休。來電訴苦,我只聽到粗話,沒聽到留言內容。老夫子說:「真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