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必寫好中文-陶傑
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怎樣能寫好中文?
是老生常談的危機了。大教授張五常已經發表過不少心得,輪不到後輩掠美獻曝。但是愈普通的問題,一千個人有一千般不同的見解。
因為好的中文太罕有,壞的中文遍地都是。就像俄國名小說家托爾斯泰說的:「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幸。」這句話用在中文,要倒過來說:「壞的中文都是一樣的,好的中文卻有千般不同的美好。」
先說壞的中文。當前華人社會劣質中文充斥,因為語文思維單調,人人追求一致。中文受到政治強權的污染,這是不爭的事實。上面叫一句「和諧」,下面層層學舌傳旨:「締造和諧」、「打造和諧局面」、「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諧形勢」。皇帝開了金口,「和諧」變了一時風尚的御用詞彙,一個大腦(或一個文膽的大腦)取代了成千上萬中國人的語文大腦。現代的中文,一生下來就那麼瘦,而且沒有發育的機會。
壞的中文千篇一律,惡性歐化,詞彙污染,造成思想空前的狹隘和貧乏。「愛國」這兩個字,早已失去意義,就像一座經歷了擄掠的破城,嚴重扭曲。其他如「發展經濟」、「搞好建設」、「統一思想」等等,要舉出這種沙漠化的中文詞彙,成千上萬,讓別的語文專家來研究吧,這裡不複述了。
香港許多家長都很焦急,孩子怎樣學寫一手好中文?我的答案很簡單:不必花那麼多勁,做多餘的事,這個世界只有一個金庸、一個張五常、一個倪匡、一個蔡瀾,或只有一個陶傑,讓他們去展覽優美典雅的中國語文吧。其餘十三億人,只要使用平庸而多沙石的劣質中文就可以了。三流的思維,四流的文字,協力「打造」一個五六流的社會,當前的所謂中文「水平」,大家一樣水皮,不是很好嗎?
學好中文,真是從何說起。幾套老辦法:背書,讀古典文學,特別是小品和詩詞。修練語文基礎的一套硬功夫,金科玉律,千古不移。然而問題正在這裡:古典的中文,今天的小孩能讀進腦裡嗎?就如這短短幾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三國演義這上半闋開卷詞,上一代人耳熟能詳,今天的青少年讀來,失去了感覺。他們不會吸收中文優美的語景,理由只有兩個字:「老餅」。所謂長江,明明是中國的一個地理名詞,上一代的中國人腦海中與生俱來,就有一個宏大的形象,但這種傳統的觸覺,至二十世紀斷絕。今日香港人一想到「長江」就想到「長實」,「長實」的股價是一個數字,「長江」這個名詞的傳統美感化為經濟功利的效益,這首詞的第一句就念不入腦海。
「是非成敗轉頭空」,也太像一個老人家向年輕人嘮嘮叨叨的一番囑咐了。古典的中國語文受儒佛道影響甚深,蘊藏的不是孔孟之道,就是老莊思想,讀起來未免令人覺得老氣橫秋。「青山」和「夕陽」本來充滿視覺效果,正合今天玩慣電腦遊戲和看慣日本漫畫的下一代領略其中的美學,但恐怕在這一組對仗工整的詞彙裡,香港的青少年也不會產生半點美的意境聯想了。沒有了意境,就沒有了個性和靈魂。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漁夫和樵子,不僅在香港,即使在福建和華南沿海地區,也是消失了的工種。漁夫就是水上人,樵子就是「砍柴佬」,對一個六歲小孩講這兩個行業,今天他跟他的父母,天天逛冷氣商場,看到的不是Sale屎就是小巴和的士司機,他能對這兩個行業有任何血緣的感應嗎?沒有。白髮漁樵這四個字,對下一代只有空前的陌生感,並無文化的親和力,他們學中國語文,壞在一個「隔」字。學一樣新事物,不能「隔」,不然就像連糖紙一起咀嚼一顆糖,或戴兩個安全套做愛,漸覺味同嚼蠟,棄之可惜。
今天的中國語文先不理會大陸,香港流行的一套「啅女」、「仔」、「掠水」、「寸爆」,這是活生生的語言,跟三國演義那幾句——不要忘記這首詞一點也不深奧,只是明代的白話——感覺距離有十萬八千光年。換言之,優雅的中文,已經是一種死語言(DeadLanguage),今天叫一個十四歲的初中生念以上這段三國的開卷詞,即使他結結巴巴每字讀音無誤,就像叫一個美國人念拉丁文三五百年前的語文,叫一個香港人認一個印第安人做爸爸,叫他如何產生情緒的認同?
這就是學好中文最大的障礙。這首詞,即使今日的老師也未必有三寸不爛之舌、千仞長空的胸襟,把老祖宗對今古興亡一番感慨準確無誤傳遞清楚。三流的老師,向四流的學生,講解五百年前第一流的中文,又豈會不發生狗嘴象牙的時空錯配?學習中文需要中國的地理人文環境來驗證。讀了三國這首詞,到長江三峽去看一看,當有所憬悟,但當長江三峽沉到水底,看見的是一個水壩,江邊蓋滿了洛杉磯式的摩天大廈,或新界的西班牙別墅,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一句,就會在中國人的腦海中正式淘汰。
把中文寫好,在香港,相信我是最後的一代了。電腦、理化、英文,學好中文有什麼用?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周圍的親戚和朋友都這樣問我。那時我不懂,只知道對中國語文,我看見了就喜歡,對唐詩宋詞,蘇東坡的散文和晚明的小品,讀來只覺隔世似曾相識,一籠花氣襲人的記憶從長江淘盡的浪花上游隱隱傳來,化為鏗鏘的音韻。那時對四周那些莫名其妙的人這無知而善意的質問,我無言以對。「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十五歲,我已經領悟陶淵明高超的心境。
今天有許多家長也來問我:怎樣令孩子學好中文?我會反問:學好中文有什麼用?中國的官方講話、特首的施政報告,愈來愈把三流的八股當做統一思想、標準行動的權威規範語言,身為家長也想下一代做一個「中華盛世」規範的順民,那麼就使用當前流行的一套規範的「新中文」好了,不要向張五常和陶傑學習。
JustForgetIt。不是玩世不恭,也不是涼薄無情,這是我職業使用中文長達十年後的一句良心話,當然其中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一點私心:當全香港,甚至整個華人世界,第一流的中文,只剩少數三四個人來壟斷,我們幾個就做了獨市生意,少一隻香爐,少一隻競爭的鬼。把中文學好幹什麼?改學高科技,讀MBA 更加好;至於欣賞優美的中文,看《壹週刊》這幾位長期的專欄作者就夠了。愈多人的中文爛,我們幾個愈奇貨可居,越快樂。
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怎樣能寫好中文?
是老生常談的危機了。大教授張五常已經發表過不少心得,輪不到後輩掠美獻曝。但是愈普通的問題,一千個人有一千般不同的見解。
因為好的中文太罕有,壞的中文遍地都是。就像俄國名小說家托爾斯泰說的:「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幸。」這句話用在中文,要倒過來說:「壞的中文都是一樣的,好的中文卻有千般不同的美好。」
先說壞的中文。當前華人社會劣質中文充斥,因為語文思維單調,人人追求一致。中文受到政治強權的污染,這是不爭的事實。上面叫一句「和諧」,下面層層學舌傳旨:「締造和諧」、「打造和諧局面」、「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諧形勢」。皇帝開了金口,「和諧」變了一時風尚的御用詞彙,一個大腦(或一個文膽的大腦)取代了成千上萬中國人的語文大腦。現代的中文,一生下來就那麼瘦,而且沒有發育的機會。
壞的中文千篇一律,惡性歐化,詞彙污染,造成思想空前的狹隘和貧乏。「愛國」這兩個字,早已失去意義,就像一座經歷了擄掠的破城,嚴重扭曲。其他如「發展經濟」、「搞好建設」、「統一思想」等等,要舉出這種沙漠化的中文詞彙,成千上萬,讓別的語文專家來研究吧,這裡不複述了。
香港許多家長都很焦急,孩子怎樣學寫一手好中文?我的答案很簡單:不必花那麼多勁,做多餘的事,這個世界只有一個金庸、一個張五常、一個倪匡、一個蔡瀾,或只有一個陶傑,讓他們去展覽優美典雅的中國語文吧。其餘十三億人,只要使用平庸而多沙石的劣質中文就可以了。三流的思維,四流的文字,協力「打造」一個五六流的社會,當前的所謂中文「水平」,大家一樣水皮,不是很好嗎?
學好中文,真是從何說起。幾套老辦法:背書,讀古典文學,特別是小品和詩詞。修練語文基礎的一套硬功夫,金科玉律,千古不移。然而問題正在這裡:古典的中文,今天的小孩能讀進腦裡嗎?就如這短短幾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三國演義這上半闋開卷詞,上一代人耳熟能詳,今天的青少年讀來,失去了感覺。他們不會吸收中文優美的語景,理由只有兩個字:「老餅」。所謂長江,明明是中國的一個地理名詞,上一代的中國人腦海中與生俱來,就有一個宏大的形象,但這種傳統的觸覺,至二十世紀斷絕。今日香港人一想到「長江」就想到「長實」,「長實」的股價是一個數字,「長江」這個名詞的傳統美感化為經濟功利的效益,這首詞的第一句就念不入腦海。
「是非成敗轉頭空」,也太像一個老人家向年輕人嘮嘮叨叨的一番囑咐了。古典的中國語文受儒佛道影響甚深,蘊藏的不是孔孟之道,就是老莊思想,讀起來未免令人覺得老氣橫秋。「青山」和「夕陽」本來充滿視覺效果,正合今天玩慣電腦遊戲和看慣日本漫畫的下一代領略其中的美學,但恐怕在這一組對仗工整的詞彙裡,香港的青少年也不會產生半點美的意境聯想了。沒有了意境,就沒有了個性和靈魂。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漁夫和樵子,不僅在香港,即使在福建和華南沿海地區,也是消失了的工種。漁夫就是水上人,樵子就是「砍柴佬」,對一個六歲小孩講這兩個行業,今天他跟他的父母,天天逛冷氣商場,看到的不是Sale屎就是小巴和的士司機,他能對這兩個行業有任何血緣的感應嗎?沒有。白髮漁樵這四個字,對下一代只有空前的陌生感,並無文化的親和力,他們學中國語文,壞在一個「隔」字。學一樣新事物,不能「隔」,不然就像連糖紙一起咀嚼一顆糖,或戴兩個安全套做愛,漸覺味同嚼蠟,棄之可惜。
今天的中國語文先不理會大陸,香港流行的一套「啅女」、「仔」、「掠水」、「寸爆」,這是活生生的語言,跟三國演義那幾句——不要忘記這首詞一點也不深奧,只是明代的白話——感覺距離有十萬八千光年。換言之,優雅的中文,已經是一種死語言(DeadLanguage),今天叫一個十四歲的初中生念以上這段三國的開卷詞,即使他結結巴巴每字讀音無誤,就像叫一個美國人念拉丁文三五百年前的語文,叫一個香港人認一個印第安人做爸爸,叫他如何產生情緒的認同?
這就是學好中文最大的障礙。這首詞,即使今日的老師也未必有三寸不爛之舌、千仞長空的胸襟,把老祖宗對今古興亡一番感慨準確無誤傳遞清楚。三流的老師,向四流的學生,講解五百年前第一流的中文,又豈會不發生狗嘴象牙的時空錯配?學習中文需要中國的地理人文環境來驗證。讀了三國這首詞,到長江三峽去看一看,當有所憬悟,但當長江三峽沉到水底,看見的是一個水壩,江邊蓋滿了洛杉磯式的摩天大廈,或新界的西班牙別墅,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一句,就會在中國人的腦海中正式淘汰。
把中文寫好,在香港,相信我是最後的一代了。電腦、理化、英文,學好中文有什麼用?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周圍的親戚和朋友都這樣問我。那時我不懂,只知道對中國語文,我看見了就喜歡,對唐詩宋詞,蘇東坡的散文和晚明的小品,讀來只覺隔世似曾相識,一籠花氣襲人的記憶從長江淘盡的浪花上游隱隱傳來,化為鏗鏘的音韻。那時對四周那些莫名其妙的人這無知而善意的質問,我無言以對。「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十五歲,我已經領悟陶淵明高超的心境。
今天有許多家長也來問我:怎樣令孩子學好中文?我會反問:學好中文有什麼用?中國的官方講話、特首的施政報告,愈來愈把三流的八股當做統一思想、標準行動的權威規範語言,身為家長也想下一代做一個「中華盛世」規範的順民,那麼就使用當前流行的一套規範的「新中文」好了,不要向張五常和陶傑學習。
JustForgetIt。不是玩世不恭,也不是涼薄無情,這是我職業使用中文長達十年後的一句良心話,當然其中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一點私心:當全香港,甚至整個華人世界,第一流的中文,只剩少數三四個人來壟斷,我們幾個就做了獨市生意,少一隻香爐,少一隻競爭的鬼。把中文學好幹什麼?改學高科技,讀MBA 更加好;至於欣賞優美的中文,看《壹週刊》這幾位長期的專欄作者就夠了。愈多人的中文爛,我們幾個愈奇貨可居,越快樂。
陶傑怪論有真意-張五常
那天見陶傑寫《為什麼你不必寫好中文》,題目古怪,好奇讀讀。他提出兩個大調,一明一暗,讓我這位大師翻出來,使讀者們吵鬧一下也好。
第一大調清楚。陶老弟認為,中文不必學好,因為要欣賞優美的中語文字,找幾位今天還活著的高人的作品,品嚐可也。學好中文?發神經!何必有自唔在,拿苦嚟辛。
如此類推,我想到一位年輕人要學打高爾夫球,問陶夫子意見。夫子曰:「高爾夫球?容易容易。你只要識得何謂桿,何謂洞,就畢業了。要欣賞高爾夫球技嗎?看老虎活士比賽就足夠,無須自己打得好。」
也如此類推,我幻想自己被聘請為香港某大學的中文教授(資格足夠有餘吧)。課堂上學生舉手問:「大教授呀,有人說你的文章有別字,你自己也說一千個字錯一個,別字重要嗎?」我回應:「別字?讀得出聲就是對!解不通是因為你生得蠢。」
拿著陶傑發揮,因為想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重要的。不久前聽到朋友說,美國不少幼兒班開始教三歲多的孩子學中文,講普通話。這顯然起於炎黃子孫的口袋裡有幾個錢,人口十三多億,西洋鬼子於是看風駛舵,拜秦始皇為師。問題是,中文是上選的語文嗎?比起英文怎樣了?中文可否成為國際大語言呢?
我的看法是:中、英二文皆可以寫得非常優美,二文差別甚巨,但二者都是人類文化中的頂級文字了。相比之下,中文因為沒有文法的約束,而常用的字彙比英文少很多,所以較為容易學。當然,要到家二者皆困難。分別的重點,是中文字單音(逼著常用字彙較少),英文字多音(常用字彙多,字與字之間的變化微妙)。英文的表達能力強,但要學得好難於登天。中文的表達能力,要靠砌字高明,而又因為是單音字,講平仄,讀得朗朗上口的要論長短句的字數。
平心靜氣地衡量中、英二文,我認為達到師級二者皆絕妙,但中文比較容易學(個人認為容易相當多),所以長久一點看,中文要成為國際語言不苛求。二十年前我不這樣想,因為當時中文不能打字,一著之差,輸幾千里。今天中文用計算機打字,可以打得比英文還要快(一位同學一分鐘可打二百個中文字)。
正在為中文的前途偷笑,陶傑卻給我潑一盆冷水,頭痛是他潑得對。這是他提出的第二大調,暗的,愈想愈對。他指出要學好中文不能不懂得中國的文化傳統,漠視這傳統學不出什麼來。這樣,只知何謂桿、何謂洞就差不多了。陶夫子舉出明人楊慎的《臨江仙》——以「滾滾長江」起筆的那一首。
記得四十多年前選修心理學,有一種測試,是測一個人的第一時間聯想到的。考者出一詞,答者要立刻覆一詞,看看效果。陶夫子之見,是如果你出「長江」一詞來測試我這個老人家,我會立刻回應:「大江東去。」但如果你出「長江」考一個香港學子,他會立刻回應:「李嘉誠!」
一盆冷水,卻是真理。其它語文我不懂,但比起中文,英語是不著重於文化傳統的基礎來協助表達的。中文呢?你不需要像某些寫中國詩詞的君子,只七個字要下三個典故腳注,但某些成語,或某半句典出何處,或多或少你總要學得。不止此也:要用得很熟才可以寫得流水行雲,才有自然的文采。當我寫「去如黃鶴」,淺的,或說「梓澤邱墟」,深的,我是想也不用想就放進去,自然的,但或明或暗地假設讀者知道中國曾經出現過崔顥與王勃這兩個人。英文不用這一套。
陶傑之見,是如果考上述的心理測試,出「黃鶴」,香港學子的第一時間回應,可能是「禽流感」。有這樣的文化,好中文不學算了。高見也。
那天見陶傑寫《為什麼你不必寫好中文》,題目古怪,好奇讀讀。他提出兩個大調,一明一暗,讓我這位大師翻出來,使讀者們吵鬧一下也好。
第一大調清楚。陶老弟認為,中文不必學好,因為要欣賞優美的中語文字,找幾位今天還活著的高人的作品,品嚐可也。學好中文?發神經!何必有自唔在,拿苦嚟辛。
如此類推,我想到一位年輕人要學打高爾夫球,問陶夫子意見。夫子曰:「高爾夫球?容易容易。你只要識得何謂桿,何謂洞,就畢業了。要欣賞高爾夫球技嗎?看老虎活士比賽就足夠,無須自己打得好。」
也如此類推,我幻想自己被聘請為香港某大學的中文教授(資格足夠有餘吧)。課堂上學生舉手問:「大教授呀,有人說你的文章有別字,你自己也說一千個字錯一個,別字重要嗎?」我回應:「別字?讀得出聲就是對!解不通是因為你生得蠢。」
拿著陶傑發揮,因為想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重要的。不久前聽到朋友說,美國不少幼兒班開始教三歲多的孩子學中文,講普通話。這顯然起於炎黃子孫的口袋裡有幾個錢,人口十三多億,西洋鬼子於是看風駛舵,拜秦始皇為師。問題是,中文是上選的語文嗎?比起英文怎樣了?中文可否成為國際大語言呢?
我的看法是:中、英二文皆可以寫得非常優美,二文差別甚巨,但二者都是人類文化中的頂級文字了。相比之下,中文因為沒有文法的約束,而常用的字彙比英文少很多,所以較為容易學。當然,要到家二者皆困難。分別的重點,是中文字單音(逼著常用字彙較少),英文字多音(常用字彙多,字與字之間的變化微妙)。英文的表達能力強,但要學得好難於登天。中文的表達能力,要靠砌字高明,而又因為是單音字,講平仄,讀得朗朗上口的要論長短句的字數。
平心靜氣地衡量中、英二文,我認為達到師級二者皆絕妙,但中文比較容易學(個人認為容易相當多),所以長久一點看,中文要成為國際語言不苛求。二十年前我不這樣想,因為當時中文不能打字,一著之差,輸幾千里。今天中文用計算機打字,可以打得比英文還要快(一位同學一分鐘可打二百個中文字)。
正在為中文的前途偷笑,陶傑卻給我潑一盆冷水,頭痛是他潑得對。這是他提出的第二大調,暗的,愈想愈對。他指出要學好中文不能不懂得中國的文化傳統,漠視這傳統學不出什麼來。這樣,只知何謂桿、何謂洞就差不多了。陶夫子舉出明人楊慎的《臨江仙》——以「滾滾長江」起筆的那一首。
記得四十多年前選修心理學,有一種測試,是測一個人的第一時間聯想到的。考者出一詞,答者要立刻覆一詞,看看效果。陶夫子之見,是如果你出「長江」一詞來測試我這個老人家,我會立刻回應:「大江東去。」但如果你出「長江」考一個香港學子,他會立刻回應:「李嘉誠!」
一盆冷水,卻是真理。其它語文我不懂,但比起中文,英語是不著重於文化傳統的基礎來協助表達的。中文呢?你不需要像某些寫中國詩詞的君子,只七個字要下三個典故腳注,但某些成語,或某半句典出何處,或多或少你總要學得。不止此也:要用得很熟才可以寫得流水行雲,才有自然的文采。當我寫「去如黃鶴」,淺的,或說「梓澤邱墟」,深的,我是想也不用想就放進去,自然的,但或明或暗地假設讀者知道中國曾經出現過崔顥與王勃這兩個人。英文不用這一套。
陶傑之見,是如果考上述的心理測試,出「黃鶴」,香港學子的第一時間回應,可能是「禽流感」。有這樣的文化,好中文不學算了。高見也。
1 則留言:
的确,好中文少见,烂中文一堆堆。
就如时下流行的用语,举2个来说:
酱 = 这样
表 = 不要
再过个10年,那时的中文又会发展到怎样的局面呢?
張貼留言
各位鄉親,
因為您的電腦不穩定、網絡也不大穩定、伺服器不懂穩不穩定,所以建議您寫了長篇大論之後,先copy & paste在您的Notepad中,才按下「張貼意見」。因本站珍惜您的意見才有此忠告。皆因事有前例,友人長篇大論欲「泼」之時,電腦死機(俗稱「腦死」),他「幹」個不休。來電訴苦,我只聽到粗話,沒聽到留言內容。老夫子說:「真耐人尋味!」